对于肥胖者和健康人群,适当的限能量平衡膳食可以减轻体重,同时改善代谢指标,甚至可能延缓衰老,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2)缺点:长期限热量饮食有风险
我们应该明确区分限热量饮食中的极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对人体带来营养不良、代谢减慢、内分泌失调、性功能减退等等各种危害,甚至营养预期寿命。目前权威指南建议:肥胖患者可以酌情选用限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的实施则需要专业人员监督指导。
2、轻断食:不确定是否有长期
现在流行的轻断食(间歇性禁食)与限热量饮食相比,轻断食可以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更明显。国内外指南一致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轻断食期间,必须密切监测血糖,进行相应药物剂量调整以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
3、生酮饮食:作用不持久、有不良反应风险
1)可在短期内有效降糖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其减轻体重的疗效再度引发关注。
2)作用并不能持久
生酮饮食改善肥胖者胰岛素敏感性,但该作用并不持久。肥胖者生酮饮食后3个月及6个月时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但生酮饮食后1年胰岛素敏感性却并不改善。
3)不良反应多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生酮饮食引起的低血糖症、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此外,若以动物蛋白/脂肪(肉类、黄油和奶油等)来代替碳水化合物,死亡风险反而增加。
4)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缩短预期寿命
最权威的柳叶刀杂志上刊登的一项随访时间长达25年、研究人数超过43万的大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能量50%-55%的人,死亡风险最低;低碳水化合物或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均使预期寿命缩短。
总体来说,错误的饮食结构是灾难性的,以上三种饮食模式在糖尿病病人中的获益/风险尚不明确,缺乏长期数据的支持,盲目尝试这些饮食模式一旦引发低血糖将更凶险,必要时应请专业人士进行监督指导。但可以明确的是,碳水化合物也并非是“洪水猛兽”,按科学比例摄入碳水化合物才是饮食管理的王道。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血糖平稳:正确理解 HbA1c 看这篇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祛湿三部曲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论立冬养生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冬至养生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血糖的“录像仪”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关注早发糖尿病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糖友爱便秘?怎么办?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
文章 糖友如何运动?

曾婧
主治医师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