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口臭

离回家过年的日子没剩几天了。无论是自愿还是被逼,「相亲」几乎是所有适龄单身男女青年的必备娱乐活动。除了要选对地点、点对食物、穿对衣服、说对话以外,可能还需要格外注意下一个问题:口臭
 
口臭,有个含蓄点的叫法——口气。顾名思义,就是嘴里散发出来的令人不悦的气味。口臭虽然无影无形、不痛不痒,但实乃一重大健康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你有口臭吗?自我检测一下
看到这里是不是也对自己产生怀疑了?
 
可以简单自测一下:双手捂住口鼻,像冬天冻到了手需要哈气取暖一样,用力向手掌心呵气,然后闻闻你的掌心。
 
或者像试香水一样,把自己的手腕伸出来,用舌头的中段,注意不是舌尖,舔手腕一下,等唾液挥发了再闻一闻手腕。
 
如果闻着已经有点不对味了,那么很有可能你是有口气问题的。不过更多情况是「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自评还是不如他评,最好是找个能交心的朋友或亲人,开诚布公地问一问。
 
口臭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像广告中「来一片,嚼一嚼」,或者「来一口,漱一漱」就能解决问题呢?要想解决口臭的问题,还是要努力从根源上消除。清新剂的粉饰,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根除口臭,首先要找到病因,而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因为:
 
细菌多:口腔本身由于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多菌、潮湿的环境,就比较容易滋生异味。
 
位置重要:口腔还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用门户,所以,口气也与这些身体部位的病变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需要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地查找口臭的病因,首先要考虑口腔本身的问题,其次再考虑非口腔疾病的表现。
 
要想口气清新,首要的就是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什么?
这个「口腔卫生」,包括两层含义。
 
1. 减少口腔内定植的细菌
 
这不单单能减少口臭,也是预防牙齿龋齿牙周炎症的根本。
 
口腔内的细菌主要是以生物膜的形态存在,每次用完牙线时,牙线上粘的那些味道特别「酸爽」的软垢,就是被刮下来的细菌生物膜。它必须要靠机械的方式清除,牙刷、牙线是王道。
 
刷牙的时候,不单要刷牙齿及周边牙龈,最后还应该刷几下舌背,因为舌头也是细菌定植的重灾区。而且,还有厂家专门设计生产了「舌刷」以供大家选择。( 刷牙要不要刷舌头?←—点击查看)
 
2. 清除口内残留的食物残渣
 
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停止给细菌们提供养分;另一方面,这些食物如果在嘴里发酵腐败了,那味道也可想而知。
 
这个「食物残渣」的概念是广义的,不光指肉丝、菜叶、米饭粒这种有形的残渣,也包括糖、淀粉等无形的「残渣」。
 
所以,我们建议:
 
(1)少吃零食、少喝饮料,饮食后养成清水漱口的习惯;
 
(2)可以使用些漱口水来清新口气,兼有杀菌和清香的功能。不过最好选择无酒精配方的漱口水,因为很多漱口水用酒精作为有效成分的溶剂,而酒精本身又有可能带来口气问题;
 
(3)戒烟限酒。
 
牙科医生怎样帮你缓解口臭?
说完日常的自我保健,再来说说牙科医生的专业手段。
 
1. 补牙——龋齿
 
龋齿本身就是致龋微生物在口腔长期肆虐的结果,形成牙洞以后,更是成为了细菌滋生的温床,里边还塞满了食物残渣。
 
很多牙洞,一旦被牙医钻开,隔着口罩都能闻到令人十分不悦的气味,也经常能看到患者羞赧的表情。
 
2. 洗牙——牙周病
 
在健康状态下,牙龈是紧紧的贴合在牙齿上的,色粉质韧,不易出血;而一旦由于口腔卫生欠佳而发生了牙周炎,牙龈则会充血肿胀,并与牙齿分离。
 
这个缝隙叫做「牙周袋」,里边也会大量地繁殖细菌,产生异味。
 
而且,这时的牙龈质地变脆,容易流血,血腥味又加重了口气。
 
如果牙周炎症进一步发展,在牙周袋内还会产生脓液、甚至发生牙周脓肿。脓的味道,我不想描述,相信大家也不想听。
 
3. 拔牙——智齿
 
智齿由于位置太深,平时常规的刷牙等口腔护理很难将它彻底清洁,往往使得智齿周边形成了多种口腔问题的复合体:智齿与前边的磨牙间常年塞牙、智齿上挂满了软垢、大大小小的牙洞、周围牙龈反复肿胀……
 
临床上,能够将以上几点完全避开的「优秀智齿」不太常见,所以,智齿多数还是拔掉的好。
 
口臭也有可能是非口腔疾病的表现
以上几点就是和口气相关的口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经牙医处置后都解决了,但口臭仍然存在,那么就需要向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深部去考虑了。
 
相关的疾病,依次为鼻炎鼻窦炎咽炎以及消化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全身疾病的状况会导致经由肺部呼出的气体带有一些特殊气味,如严重的糖尿病、肝肾问题等。
 
如果怀疑有这些问题,就需要耳鼻喉科和内科就诊。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曾沣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9
问医生
#口腔科#口腔护理#口臭#牙周病#中龋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牙体硬组织因细菌感染等因素出现进行性破坏牙齿有色素沉着,对刺激敏感,可有龋洞形成龋洞形成后需采用牙齿充填修复术及时治疗简介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由于细菌感染、食物残留、牙齿形态结构等多因素影响,出现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牙病,是口腔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乳牙、正在生长中的年轻恒牙或恒牙都有可能发生龋齿,因此龋齿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其中儿童、老年人相对高发。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牙齿充填修复治疗后,龋齿可得到有效治愈。若及时治疗,龋齿病变可能向牙体深部发展,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等[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牙齿色素沉着(出现白色、黄褐色或棕褐色斑块),对冷、热、酸、甜等物质敏感等,当龋齿进一步发展,还可出现牙体缺损,形成龋洞(即生活中常说的牙洞)。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生活习惯(是否喜食甜食、是否科学刷牙等)、临床症状(如牙齿色素沉着、敏感性、龋洞等),结合口腔检查即可诊断。龋齿有哪些类型?1.根据龋齿病变的深浅程度,龋齿可分为:(1)浅龋:龋齿的初级阶段,病变程度较浅。(2)中龋:龋齿病变进一步发展,程度中等。(3)深龋:龋齿病变已深入牙齿内部,接近牙髓。2.根据龋齿病情的进展速度,龋齿可分为:(1)急性龋:又称湿性龋,牙齿破坏进展较快,病变组织质地湿软,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2)慢性龋:又称干性龋,牙齿破坏进展较慢,病变组织质地较干。(3)继发龋:龋齿经充填治疗后,在治疗材料周围牙体组织上继发的龋齿[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龋齿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患病可达34.5%~70.9%,各年龄段、各地域人群均可能发生龋齿,儿童、老年人相对高发[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龋齿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或充填修复治疗后,可以获得有效治愈。是否遗传?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只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是否医保范围?是
曾沣·住院医师林梅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