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摔倒骨折是手术还是不手术?

说到骨折,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交通事故、地震塌方、高处坠落……
年轻人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的确是这些。但对于老年人,轻轻地弯个腰甚至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俗话说「老人的骨头比较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高,骨质脆性比较大,不是很大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
而老年人一旦摔跤,常出现的就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过去也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其含义就是,人老了,很容易发生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则性命堪忧。
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各种并发症却足以致命。
髋部骨折有什么特别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髋部」在哪里。
通俗地讲就是大腿与臀部联结的部位,老百姓常说的胯(kuà)部就是这里。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一边是骨盆,一边是股骨(即大腿骨),二者连接的部分就是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jiù)组成,它承载了人体上部的重量,直接影响站立和行走。
所以,一旦髋部骨折,患者多不能行走,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严重的打击。老年人骨折,多数人都想的是「不做手术」,或者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原因听起来也很简单,「年纪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术这么大的打击」。
但需指出的是,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
为什么优选手术?
这么大年龄了,还承受得了手术吗?
其实,评价一个人是否能承受手术创伤,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全身各系统的状态。同是 80 岁老人,身体状况却不一样。有人各项检查做下来,发现很多器官功能都有隐患;有人抽血拍片之后就没什么问题。
所以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百岁老人进行髋部手术的也不少见。
优选手术治疗原因有二:
保守治疗弊大于利;
现代手术治疗风险可控,好处多多。
1. 保守治疗
所谓保守治疗,一般说的是卧床、牵引固定,等待骨折自己愈合。费用低廉,不用开刀出血,感觉上好像很安全,但其实缺点更多:
护理难度大:老年人长期卧床,需要在腿上穿过钢针做牵引,绝对不能下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卧床时间长:一般髋部骨折通常要床边牵引制动 2~3 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常常苦不堪言。
并发症多:长期卧床压迫臀部、腰背部会引起局部血供不良,产生褥疮;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者危及生命。
治疗效果欠佳:除少数骨折位置特殊,患者又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以外,多数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更有多个研究发现,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之后的死亡率接近 50%。
2. 手术治疗
现代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大部分患者术后一周内均可下床活动,从而避免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手术治疗可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康复很快。很快就可以回归原来的生活轨迹。
手术就没有问题了吗?
老年人年纪大,本来身体都不太好,手术的风险又大,万一……
这种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手术技术相对落后,做不做手术的效果差别不大。
而近年来,骨科手术飞速进展,过去认为要保守治疗的疾病,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手术方案。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也远低于保守治疗,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了。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它降到最低限度。身体重要器官的状况术前会详细地检查,有慢性病的先将病情控制之后再手术也来得及,术前有贫血的可以输血,有炎症的也可以先抗感染治疗。
即使如此,医生在术前仍会评估手术风险,只有风险可控,才会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当然,风险可控并不等于没风险。只是与保守治疗相比,整体的手术收益更大。
 
手术怎么做?可以不换关节吗? 
骨折治疗,最常见的就是「打钢板」「打钢钉」或「换关节」。也就是医学上说的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
1. 髋关节置换
可以不换吗?自己的总会好些吧?
的确,「自己的」会更好些。但坏掉的也留不得。
因为解剖上的原因,髋部骨折中的股骨颈骨折多数愈合能力低,股骨头坏死的几率高。有的患者保守治疗好几年骨折也长不上,有的老人即便骨折愈合了,过了几年又发生了股骨头坏死。再进医院的时候就很被动。所以,对于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医生多倾向于人工关节置换。
换关节就像安装假牙一样,虽然创伤不一样大,但本质又是一样的。坏了的拿掉,换个假的上去。能接受假牙又为何不能接受人工关节呢?
2. 内固定
髋关节周围骨折有好几种,老人的身体机能也各不相同,髋部骨折中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血供较好,骨折愈合不成问题,医生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复位的时候不用切开,仅仅在放置内固定的时候开几个小切口,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手术。另外,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也可考虑内固定治疗。
是「打钢钉」,还是「换关节」?还得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全身情况综合判断。这时候,和医生多沟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共同面对困难。
保守治疗适合哪些人?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有时现实很残酷。如果患者的术前评估被认定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那卧床保守治疗就成为了「华山一条路」。
所以,保守治疗只适合术前多种严重合并病,身体极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没有跌倒,就没有骨折!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曾沣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9
问医生
#老年#诊断#骨科#骨折#髋骨骨折
阅读数 3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原因为暴力打击、结核病、肿瘤、骨质疏松骨折后要及时就诊,对症康复治疗简介骨折是由创伤或骨骼疾病所致,以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为改变的疾病,创伤性骨折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疲劳性骨折等所致。骨折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者还会有休克、发热等全身表现。骨折可进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然后予以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然后在影响固定及骨折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大部分骨折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部分可引发畸形愈合或伴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者还会有休克、发热等症状。诊断依据:依据暴力伤害史,结合骨折特有的局部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即可诊断为骨折。但如裂缝骨折、嵌插骨折、脊柱骨折及骨盆骨折,需要进行X线平片或CT、MRI检查来确诊。骨折有哪些类型?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青枝骨折:发生在儿童的长骨,受到外力时,骨干变弯,但明显的断裂和移位。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即骨干的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因外力压缩而变形,多见于脊椎骨的椎体部分。骨骺损伤:骨折线经过骨骺(长骨两端膨大的部分,是儿童出生后骨骼断生长、延长的骨化中心,聚集了软骨细胞),且断面可带有数量等的骨组织。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可分为: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每人都有可能遭受骨折。是否可以治愈?大部分可治愈。大部分骨折经过积极治疗可顺利愈合,预后良好,部分严重骨折或救治及时,治疗当,可引发畸形愈合或因严重并发症丧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曾沣·住院医师林华主任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