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如何治疗

       白塞氏病中医认为属于“狐惑”病范畴,临床常常表现为口舌部生疮、外阴溃疡,皮肤结节红斑和关节肿痛等。早在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病》中就提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嗅,……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隋《诸病源候论》云:“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也……若上唇生疮,是虫食五脏,则心烦懊;若下唇生疮,是虫食下部,则肛门烂开;甚者腑脏皆被食,齿下上龈悉生疮,齿色紫黑,利血而湿,由水气也。”     
 
      甘草泻心汤组成: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此方乃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后世医家在本方基础上加减扩张,有积累了许多经验。
 
       如金湿认为狐惑病证属湿毒郁热、兼有脾虚证者,采用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治法。方剂组成:生地黄 30g、黄连 8g、黄柏 10g、川牛膝 10g、白鲜皮 12g、芡实 30g、人中白 12g、麦门冬 15g、连翘 15g、紫丹参 12g、赤芍 10g、山茱萸10g、橘皮 5g、白术 10g、生甘草 5g。何瑾治疗白塞氏病以滋阴清热,运脾化湿,佐以活血通络。方剂组成:生地黄 15 g、麦冬30 g,川牛膝10 g,知母10 g,法半夏10 g,黄柏10 g,茯苓10 g,炒黄芩10 g,黄连3 g,生蒲黄 20 g(包煎),淡竹叶10 g,鸭跖草15 g,莲子心6 g,炙甘草10 g。
 
小结:中医治疗白塞氏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临床上辩证论治,坚持治疗,能去的很好的疗效。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旭·住院医师
张旭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21|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创伤关节脊柱方面及中医内科的疾病,如骨折,韧带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失眠,阳痿早泄,抑郁,腹泻便秘等内科中医治疗
¥20
问医生
#白塞氏综合征[口疮;生殖器溃疡及葡萄膜炎;贝切特氏综合征]#白塞氏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眼部病变,口腔及生殖器溃疡反复发作为特征原因明,与感染、遗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能治愈,积极治疗可防止重要脏器损害简介白塞氏病,又称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的口、眼、生殖器和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细小血管炎。白塞氏病以眼部病变(葡萄膜炎、视网膜炎)、口腔及生殖器溃疡等反复发作的三联征为主要表现,在韩国、日本、中国等地发病率较高[1]。白塞氏病病因明,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能治愈,会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会因内脏受损死亡,大部分病人的预后良好。可通过抗炎治疗抑制炎症反应,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延缓疾病进展。症状表现:白塞氏病的典型症状是眼部病变(葡萄膜炎、视网膜炎),口腔及生殖器溃疡反复发作的三联征,此外伴有系统性症状。诊断依据:白塞氏病的诊断标准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每年至少发作3次,同时以下症状中出现2项及以上: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皮肤损害(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状结节、痤疮样的毛囊炎等)、针刺反应阳性(用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入处的皮肤反应,局部若有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则视为阳性结果,静脉穿刺出现阳性率高于皮内穿刺)。白塞氏病有哪些类型?本病根据其内脏系统的损害分为血管型、神经型、胃肠型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在中东、地中海和远东地区发病率较高,为0.6-370/10万人[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白塞氏病法治愈,确诊后主要进行抗炎治疗,抑制炎症反应,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延缓疾病进展。是否遗传?会,如地中海地区部分家族性白塞氏病发病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否医保范围?是
张旭·住院医师杨铁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