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不好治疗有哪些原因?

       胆囊息肉是我们国家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依据胆囊息肉类型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一种,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三种类型。其中胆囊腺瘤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尽早手术治疗,而对于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症绝大部分属于良性病变,可以暂时采取保守观察的方法。那么临床上胆囊息肉治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临床上对于胆囊息肉一旦形成,自行息肉完全消退的可能性比较小。患者尽量可通过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加强锻炼。避免过度熬夜、劳累等方法,避免息肉在短时间内进行性增大。通常来说患者胆囊息肉没有治好的原因都是几点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体格肥胖的患者,常常合并有高脂血症。如果日常饮食生活中仍然摄入较多的油腻食物,这会造成血脂指标明显升高。引起胆汁内的胆固醇含量升高,造成胆固醇的结晶析出,形成胆囊息肉样病变。

       另外,胆囊息肉治不好,主要是采取了保守治疗。如果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传统的开放胆囊切除。可将胆囊和息肉一并去除,达到彻底根治胆囊息肉的目的。这可有效地避免胆囊息肉发生癌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胆囊切除的患者经过2-3个月的代偿适应,可逐渐恢复正常,不会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向本文作者提问
温暖·副主任医师
温暖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392|响应时长104分钟
擅长: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囊息肉,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肝脏肿瘤,胰腺恶性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胃癌,结肠癌,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大隐静脉曲张
¥20
问医生
#胆囊息肉恶变#胆囊息肉样变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典型的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腹痛、恶心等诊断首选超声检查,有症状者可手术切除有些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癌变的可能,需警惕简介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向胆囊腔内呈突出或隆起的一类病变。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一般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超声是胆囊检查首选的检查,可见病变位于胆囊腔内,随体位变动而移动,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肿瘤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症状的患者应予定期随访,若出现明显症状应手术治疗。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应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症状表现:一般临床症状,大多在B超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良症状。诊断依据:诊断并是依靠临床表现,而主要依靠B超检查。典型的超声图像为胆囊壁小结节状或乳头状隆起,且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检查能确定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位置和大小,但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超声CT及MRI增强扫描等联合运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胆囊息肉样病变有哪些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按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1.非肿瘤性息肉:(1)胆固醇性息肉;(2)炎性息肉;(3)胆囊腺肌症。2.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大宗流行病学报道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为6.9%,有报告可高达9.5%,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约占50%~87%[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可以治愈。有手术指征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有癌变倾向的患者预后较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温暖·主治医师聂里红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