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翟长平

都是二胎惹的祸?从一例青少年抑郁谈起

都是二胎惹的祸?从一例青少年抑郁谈起

心理师是指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等的心理服务职业。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心理服务专业人士。

作为一名在医院执业的心理师,见证了很多充满喜怒哀乐的人间故事,可出于医学伦理的考量,不便拿出来做案例分析,但是,很多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看到来访者及他的家庭在冲突中煎熬,在困境中挣扎,我还是决定以心理小故事的形式与大家共享,旨在促进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解支持,交流心理干预经验。

在此过程中同时遵循心理咨询为来访者保密的原则,故事中人物、场景、语言等均经过文学加工。

特别说明:案例也会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案例中的来访者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请勿对号入座。希望能借此能读者朋友带来思索及些许改变。

案例前情

四月中旬的一天,一个约 12,3 岁,面目清秀,身材瘦弱高挑,表情黯淡的女孩,由一对中年夫妇陪同,站在诊室门口,等待着我的到来。

在我们这样一个县城,他们的来访是托了好几个熟人,特约了时间,特邀我这个女治疗师初诊接待的,因为女孩母亲认为,女性之间会比较好沟通些,这个就诊前的细节值得玩味,我暗想,如果对家庭开展工作时值得拿出来讨论。

进门那一刻,女孩低头不语,妈妈急于诉说,父亲表情凝重,我邀请一家三口先就坐,然后眼神停留在女孩身上,先行开口,“是这样的,一家人可以都待在屋里,也可以你跟我先单独谈,请他们出去等一会?”

我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此刻隐约孩子的眼神亮了一下,妈妈插嘴了,“她愿意我们在的,”我做了个手势阻止了妈妈。

“我们听下孩子的”,孩子转头看了下爸爸,然后似乎下了决心,“我想先单独说” ,我打开诊室的门,跟父母亲说,“咨询时最好也是先跟孩子单独谈,过一会会让你们补充的。”

此刻孩子单独留在诊室内,我示意她从一旁的候诊椅挪到我的对面来坐,她没有先开口,于是我温和的看着她“很愿意有机会听你说说你的事情,我是***,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头抬起来了一些,表情有了变化,有愁苦、似乎也有不甘,接下来伸出了她的左手腕,撸起衬衫袖子,触目惊心,细弱的手臂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割痕,“阿姨,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心里暗叹一口气,门诊这样自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意识到自己有点走神,我立刻收敛了心神,全身心的投入到此刻,专注倾听这个语音低沉,语速缓慢的孩子的故事,开始了一场心灵陪伴之旅。

患者情况

姑且称这位 13 岁的女孩为小玲吧!在小玲断断续续甚至时不时被呜咽声阻断的叙述中,一个刚上初一的青春期女孩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

小玲的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在她们工作繁忙时长时间把她托爷爷奶奶养育,周末时的她是非常渴望爸爸妈妈抽空来接她回自己家的。

上学后,小玲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妈妈是个急脾气,但小玲愿意腻着妈妈,爸爸比较严肃,对自己各方面要求很高,小玲尽量表现得很乖,有时候还学着看爸妈的脸色,能不与爸爸妈妈分开,她很高兴,更何况,每天上学,有小伙伴一起玩耍,自己又喜欢学习,考试成绩也能让家人满意,似乎体验到了全家独宠的感受。

三年多前,她听到爸爸妈妈商量着要二宝,那时的她懵懵懂懂,觉得自己像周围同学一样多个弟弟妹妹也不错,可妹妹出生后,情况变了。

 

 

 

妈妈越发急躁,大量的时间花在照顾小妹的身上,有时还忍不住把抚养幼女的辛劳向小玲爷俩宣泄出来,“一个大的不知怎么带大的,这小的这又么淘气”,时不时也会吼上她几句,甚至在她想逗逗妹妹时,也会被斥责,“做你的作业去,管好你自己”,小玲感觉,妈妈已经不喜欢自己了!

妹妹渐渐长大,越来越可爱机灵,占用了父母大量的精力时间,她们常不自觉的拿两个孩子作比较,譬如“你看,妹妹比你早说话啊,妹妹的眼睛长得更像妈妈,妹妹没有你小时爱哭……”小玲听到这些时,说不出的难受,渐渐的会去表现的跟平常不一样,去跟小自己很多的妹妹争东西,会为妹妹动了自己的学习用具,上了自己的床而发火憋气,而往往得到这样的回应:“你是大的,就该让着小的……”。

小玲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而父母忙于工作,家务,二宝的照料,对孩子的沉默似乎没怎么觉察到,问的最多的就是她的学习成绩,所幸,整个小学阶段小玲的成绩还算稳定。

转眼,小玲升初中了,换了一所学校,大部分同学都没法在一起了,本来在家沉闷,见了小伙伴还可以说说笑笑的小玲,感觉很难适应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越发的沉默寡言,没有笑容,常无来由的会感到心烦,对父母亲的管理约束常出言顶撞,反感父母只会唠唠叨叨,关注成绩,心里眼里都是小妹,学校里的同学们也觉得她很难接近,背后送她“苦瓜”的外号。

小玲感受到了同龄小伙伴的疏远与冷落,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比较吃力,成绩排名下降,父母这时关注她了,请家教,延长学习时间,多次批评,但小玲却更难学进去,情绪的不稳定愈加显著。一旦遭遇学习上的难题,同学间的冲突,父母的指责,或是父母不经意的举动让她对小妹起了嫉妒之心,就会心情特别差。

一次偶然在心情不好时把自己胳膊抠出了一道血印,但是当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疼痛,却产生了一种快感,似乎这样很舒服。之后一有心不顺的时候,她就会躲起来,用小刀割伤自己的手腕,只要划出了血痕,心情似乎就得到了缓解,看着一道血迹出来了,似乎体验到自己的内心在流泪,在呐喊:“为什么他们都这样对我?”

 

 

 

疫情前,小玲就厌学且多次缺课,而疫情期间,整天跟父母妹妹同居一室,姐妹冲突,亲子冲突愈发增多,网课也上不下去,小玲更加烦躁,她的割腕次数明显增多了。

一次终于在卫生间被家人发现了,父母联想到近来家庭事故频发,孩子跳楼,跳河的新闻屡见报道,几近崩溃,着急的到处托人,要给孩子看看心理。

我听到这里时,心里一惊,进行危险度评估的职业警觉性立时浮现,“小玲,你以前最难受的时候除了割腕,还想过要做别的吗?”

小玲很聪明,这样回答我,“三桥上跳下去那么多,我每次听了心里都挺触动的,也不知里面有没有跟我一样的苦孩子?可我暂时还没想这么做,要不,我妈哭着让我来咨询,我也不会来了!”

这时,我松了一口气,还好,还算来得及。家庭知道及时求助了,孩子在我的耐心引导,倾心陪伴下也还愿意跟我袒露心扉,这都是开展下一步治疗的良好契机。

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长

下面的多次治疗过程也就不一一呈现了,包括跟父母的会谈,家庭治疗的开展,讨论姐妹两如何积极互动,父母间相互提醒养育孩子时不比较,不忽视,不强迫,在姐妹冲突时避免下意识担当裁判的角色,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习正面表达,启发孩子发现自己的有利资源,学习情绪控制办法,正念减压方法的练习,最最重要的是,全部家庭成员从头补课,共同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

很多儿童青少年患者由于原生家庭、养育方式、成长环境等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多因共果,患了“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譬如小玲。

她在同胞竞争方面,家庭教养方面,亲子冲突方面,同学关系方面,学业成就方面等遭遇了种种不利因素,这些致病原因交织起来,导致了孩子出现了目前的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及自残的行为。

她的内心冲突及自残行为源于自己心理上所感受到的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被忽视,这些对一个孩子心灵的重创往往不是家庭条件优越,物质条件丰富等所能弥补得了的。

 

 

 

但是,还有一种最新的观点,孩子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青春期特有的抑郁和焦虑并不会持续很久,如果父母能够稳稳地托住他们,而不是比他们更焦躁的话,就能陪他们顺利地渡过。

在所有和青春期有关的金科玉律里,情绪稳定才是热衷于教育的父母最需要修炼的。意思就是,不管孩子怎么折腾,你都要想法保证自己是稳定的,并且注重沟通技巧,减少说教和批评,点到即止,记得要关注行为背后的感受,而不是只看到行为的结果。

父母们最常发生的情形是,在孩子厌学或是成绩下降时才开始焦虑,急着要去做些什么,而那时刻偏偏忘记了先去承载他们的感受。所以,对小玲的父母,我还是有一些要单独传授的“法宝”的。父母亲以科学而稳定的态度参与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中来,某些时候比我们用上缓解情绪的药物还要疗效显著。

各位亲友师长们也更要相信,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依赖于 ta 所经历的挫折,而是依赖于那些帮助 ta 应对挫折的资源。综合运用药物及心理干预,增加儿童青少年康复的资源,提高应对能力,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困境中的孩子恢复健康心理,回归美丽人生。 ??????咨询师有话说

割痕女孩的故事说到现在,只是一个开端,但有了这样一个找寻专业帮助的开始,我想结局不会太差;只要处于困境中的您能来,只要您能勇敢克服求诊的病耻感,我们就有可能帮助到您。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毅力坚持,需要辛苦付出,需要艰难改变,“病”了的孩子和需要学习成为“父母”的大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也希望在此借小玲的故事,提示读者朋友们,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难免经历挫折,心身健康发展同样重要,早期重视心理问题,及时心理干预,是可以让“厌学”孩子回归校园的,并请牢记,无论何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预防胜于治疗!

心理小故事,人生大舞台。热爱生活,终身成长!

作者简介

翟长平&姜燕

安徽省荣军医院 科教科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诊疗要点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脑功能异常,如意识障碍、肢体抽搐、感觉异常、特殊感觉现象或行动障碍,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诊疗要点: 严密观察本病先兆:如出现焦虑、紧张、易激惹、抑郁、 食欲减退、面色发白或潮红等前驱症状,提前做好保护,谨防意外伤害。 当出现癫痫先兆症状时,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 解开衣领,放牙垫或小毛巾于白齿间,保护头部及肢体,以防窒息及摔伤,及时就医。 平时要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患病的现实, 克服自卑感,恰当认识自身能力和价值,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作息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不吸烟,不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进食不宜过饱或过饥。 重视工作和活动场所安全,切忌登高、游泳、驾驶等活动,避免紧张和过度疲劳,不在强光下活动。 必须按医嘱坚持长期正确服用药物,切忌服药控制发作后自行停药,不规则服药不利于癫痫控制,反而容易导致癫痫持续状态发生。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翟长平

主任医师

安徽省荣军医院

14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都是二胎惹的祸?从一例青少年抑郁谈起

心理师是指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等的心理服务职业。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心理服务专业人士。 作为一名在医院执业的心理师,见证了很多充满喜怒哀乐的人间故事,可出于医学伦理的考量,不便拿出来做案例分析,但是,很多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看到来访者及他的家庭在冲突中煎熬,在困境中挣扎,我还是决定以心理小故事的形式与大家共享,旨在促进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解支持,交流心理干预经验。 在此过程中同时遵循心理咨询为来访者保密的原则,故事中人物、场景、语言等均经过文学加工。 特别说明:案例也会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案例中的来访者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请勿对号入座。希望能借此能读者朋友带来思索及些许改变。 案例前情 四月中旬的一天,一个约 12,3 岁,面目清秀,身材瘦弱高挑,表情黯淡的女孩,由一对中年夫妇陪同,站在诊室门口,等待着我的到来。 在我们这样一个县城,他们的来访是托了好几个熟人,特约了时间,特邀我这个女治疗师初诊接待的,因为女孩母亲认为,女性之间会比较好沟通些,这个就诊前的细节值得玩味,我暗想,如果对家庭开展工作时值得拿出来讨论。 进门那一刻,女孩低头不语,妈妈急于诉说,父亲表情凝重,我邀请一家三口先就坐,然后眼神停留在女孩身上,先行开口,“是这样的,一家人可以都待在屋里,也可以你跟我先单独谈,请他们出去等一会?” 我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此刻隐约孩子的眼神亮了一下,妈妈插嘴了,“她愿意我们在的,”我做了个手势阻止了妈妈。 “我们听下孩子的”,孩子转头看了下爸爸,然后似乎下了决心,“我想先单独说” ,我打开诊室的门,跟父母亲说,“咨询时最好也是先跟孩子单独谈,过一会会让你们补充的。” 此刻孩子单独留在诊室内,我示意她从一旁的候诊椅挪到我的对面来坐,她没有先开口,于是我温和的看着她“很愿意有机会听你说说你的事情,我是***,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头抬起来了一些,表情有了变化,有愁苦、似乎也有不甘,接下来伸出了她的左手腕,撸起衬衫袖子,触目惊心,细弱的手臂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割痕,“阿姨,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心里暗叹一口气,门诊这样自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意识到自己有点走神,我立刻收敛了心神,全身心的投入到此刻,专注倾听这个语音低沉,语速缓慢的孩子的故事,开始了一场心灵陪伴之旅。 患者情况 姑且称这位 13 岁的女孩为小玲吧!在小玲断断续续甚至时不时被呜咽声阻断的叙述中,一个刚上初一的青春期女孩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 小玲的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在她们工作繁忙时长时间把她托爷爷奶奶养育,周末时的她是非常渴望爸爸妈妈抽空来接她回自己家的。 上学后,小玲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妈妈是个急脾气,但小玲愿意腻着妈妈,爸爸比较严肃,对自己各方面要求很高,小玲尽量表现得很乖,有时候还学着看爸妈的脸色,能不与爸爸妈妈分开,她很高兴,更何况,每天上学,有小伙伴一起玩耍,自己又喜欢学习,考试成绩也能让家人满意,似乎体验到了全家独宠的感受。 三年多前,她听到爸爸妈妈商量着要二宝,那时的她懵懵懂懂,觉得自己像周围同学一样多个弟弟妹妹也不错,可妹妹出生后,情况变了。  妈妈越发急躁,大量的时间花在照顾小妹的身上,有时还忍不住把抚养幼女的辛劳向小玲爷俩宣泄出来,“一个大的不知怎么带大的,这小的这又么淘气”,时不时也会吼上她几句,甚至在她想逗逗妹妹时,也会被斥责,“做你的作业去,管好你自己”,小玲感觉,妈妈已经不喜欢自己了! 妹妹渐渐长大,越来越可爱机灵,占用了父母大量的精力时间,她们常不自觉的拿两个孩子作比较,譬如“你看,妹妹比你早说话啊,妹妹的眼睛长得更像妈妈,妹妹没有你小时爱哭……”小玲听到这些时,说不出的难受,渐渐的会去表现的跟平常不一样,去跟小自己很多的妹妹争东西,会为妹妹动了自己的学习用具,上了自己的床而发火憋气,而往往得到这样的回应:“你是大的,就该让着小的……”。 小玲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而父母忙于工作,家务,二宝的照料,对孩子的沉默似乎没怎么觉察到,问的最多的就是她的学习成绩,所幸,整个小学阶段小玲的成绩还算稳定。 转眼,小玲升初中了,换了一所学校,大部分同学都没法在一起了,本来在家沉闷,见了小伙伴还可以说说笑笑的小玲,感觉很难适应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越发的沉默寡言,没有笑容,常无来由的会感到心烦,对父母亲的管理约束常出言顶撞,反感父母只会唠唠叨叨,关注成绩,心里眼里都是小妹,学校里的同学们也觉得她很难接近,背后送她“苦瓜”的外号。 小玲感受到了同龄小伙伴的疏远与冷落,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比较吃力,成绩排名下降,父母这时关注她了,请家教,延长学习时间,多次批评,但小玲却更难学进去,情绪的不稳定愈加显著。一旦遭遇学习上的难题,同学间的冲突,父母的指责,或是父母不经意的举动让她对小妹起了嫉妒之心,就会心情特别差。 一次偶然在心情不好时把自己胳膊抠出了一道血印,但是当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疼痛,却产生了一种快感,似乎这样很舒服。之后一有心不顺的时候,她就会躲起来,用小刀割伤自己的手腕,只要划出了血痕,心情似乎就得到了缓解,看着一道血迹出来了,似乎体验到自己的内心在流泪,在呐喊:“为什么他们都这样对我?”  疫情前,小玲就厌学且多次缺课,而疫情期间,整天跟父母妹妹同居一室,姐妹冲突,亲子冲突愈发增多,网课也上不下去,小玲更加烦躁,她的割腕次数明显增多了。 一次终于在卫生间被家人发现了,父母联想到近来家庭事故频发,孩子跳楼,跳河的新闻屡见报道,几近崩溃,着急的到处托人,要给孩子看看心理。 我听到这里时,心里一惊,进行危险度评估的职业警觉性立时浮现,“小玲,你以前最难受的时候除了割腕,还想过要做别的吗?” 小玲很聪明,这样回答我,“三桥上跳下去那么多,我每次听了心里都挺触动的,也不知里面有没有跟我一样的苦孩子?可我暂时还没想这么做,要不,我妈哭着让我来咨询,我也不会来了!” 这时,我松了一口气,还好,还算来得及。家庭知道及时求助了,孩子在我的耐心引导,倾心陪伴下也还愿意跟我袒露心扉,这都是开展下一步治疗的良好契机。 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长 下面的多次治疗过程也就不一一呈现了,包括跟父母的会谈,家庭治疗的开展,讨论姐妹两如何积极互动,父母间相互提醒养育孩子时不比较,不忽视,不强迫,在姐妹冲突时避免下意识担当裁判的角色,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习正面表达,启发孩子发现自己的有利资源,学习情绪控制办法,正念减压方法的练习,最最重要的是,全部家庭成员从头补课,共同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 很多儿童青少年患者由于原生家庭、养育方式、成长环境等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多因共果,患了“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譬如小玲。 她在同胞竞争方面,家庭教养方面,亲子冲突方面,同学关系方面,学业成就方面等遭遇了种种不利因素,这些致病原因交织起来,导致了孩子出现了目前的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及自残的行为。 她的内心冲突及自残行为源于自己心理上所感受到的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被忽视,这些对一个孩子心灵的重创往往不是家庭条件优越,物质条件丰富等所能弥补得了的。  但是,还有一种最新的观点,孩子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青春期特有的抑郁和焦虑并不会持续很久,如果父母能够稳稳地托住他们,而不是比他们更焦躁的话,就能陪他们顺利地渡过。 在所有和青春期有关的金科玉律里,情绪稳定才是热衷于教育的父母最需要修炼的。意思就是,不管孩子怎么折腾,你都要想法保证自己是稳定的,并且注重沟通技巧,减少说教和批评,点到即止,记得要关注行为背后的感受,而不是只看到行为的结果。 父母们最常发生的情形是,在孩子厌学或是成绩下降时才开始焦虑,急着要去做些什么,而那时刻偏偏忘记了先去承载他们的感受。所以,对小玲的父母,我还是有一些要单独传授的“法宝”的。父母亲以科学而稳定的态度参与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中来,某些时候比我们用上缓解情绪的药物还要疗效显著。 各位亲友师长们也更要相信,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依赖于 ta 所经历的挫折,而是依赖于那些帮助 ta 应对挫折的资源。综合运用药物及心理干预,增加儿童青少年康复的资源,提高应对能力,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困境中的孩子恢复健康心理,回归美丽人生。 ??????咨询师有话说 割痕女孩的故事说到现在,只是一个开端,但有了这样一个找寻专业帮助的开始,我想结局不会太差;只要处于困境中的您能来,只要您能勇敢克服求诊的病耻感,我们就有可能帮助到您。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毅力坚持,需要辛苦付出,需要艰难改变,“病”了的孩子和需要学习成为“父母”的大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也希望在此借小玲的故事,提示读者朋友们,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难免经历挫折,心身健康发展同样重要,早期重视心理问题,及时心理干预,是可以让“厌学”孩子回归校园的,并请牢记,无论何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预防胜于治疗! 心理小故事,人生大舞台。热爱生活,终身成长! 作者简介 翟长平&姜燕 安徽省荣军医院 科教科

翟长平

主任医师

安徽省荣军医院

14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病毒攻击我们心灵的七种兵器

病毒攻击我们心灵的七种兵器 翟长平 姜燕 全球的疫情仍然在持续,这场时间性和空间性都不确定的灾难带来的其实有两个疫区,一个在社会上,一个在心理上,看不见摸不到的“致病原”新冠病毒其实又会衍生为心理病毒,它以七种兵器试图在攻击我们的心灵! 第 1 种兵器叫做否认。 否认是重大灾难面前人出现的本能反应,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拒绝这件事发生了,拒绝承认这件事很危险,所以某些地区还真有人不戴口罩,还真有人去集会,其实这种行为是掩耳盗铃,是这些人自己觉得闭上眼睛,危险就不存在, 第 2 种兵器叫做焦虑 疫情当前,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样的事情,该做的都做了,但是依然觉得做的不够完全,做的不够好,总还会有疏漏,所以不停的担心不断的刷屏,总觉得病毒离自己很近,让自己活在这种焦虑的状态下 然后心跳也加快了,呼吸也加快了,体温也升高了,然后睡眠也睡不好,吃饭也吃不下去,这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反应,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感染比较多的区域的群众,也可能会产生这种焦虑的反应。 第 3 种兵器叫做恐惧 这个兵器会夸大病毒的力量、危害性及传播范围,在网上你都能感受到,有些人老觉得这个病毒比实际数据或者是专家的意见和看法更可怕,更难控制,然后威胁到的人更多,致死性更强等等。在这些人头脑当中幻想了很多可怕的场景,因此产生了很多无谓的恐慌。所以疫情蔓延期出现了冲出去去囤积东西,抢购双黄连等等。过度恐慌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别人, 第 4 兵器就是愤怒 积存了过久的愤怒情绪后,可以表现为一种反应,要去想找一个替罪羊。这种不爽的境况一定是有人要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我们会去指责某一个人,某一群体,某一地域,攻击他人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就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愤怒,其实是我们应对重大的这种灾难面前产生的一种过激的反应。 第 5 种兵器就是强迫 防治这个冠状病毒有一条是需要勤洗手,但是有些人在家都控制不的去洗十几二十遍手,不仅强迫洗手,还有强迫思维,脑子里总会冒出一些担心,谁谁会有问题,担心她的身边人会出问题,这种念头挥之不去,每 10 分钟就得查一下手机,看看是不是又有新增的这个感染的人数啦,是不是又有新的死亡病例了,新发病例离她家多远等等,就是强迫性的去关注负性的信息。 第 6 种兵器抑郁。 无精打采,没有希望,没有动力。疫情是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也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一部分人被这种兵器所伤就总是会觉得没有价值和意义感。 第 7 兵器叫做躯体化 如果换一个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术语呢,叫做疑病,就是总怀疑自己有病,并且能在自己身体上总能找到证据。疫情严重时在家里呆着没事儿,卧床多,低头可劲的刷手机,当然会乏力头晕,其实跟冠状病毒没什么关系,但是有时就会把新冠肺炎乏力这一条症状拎出来自我对照;喝一大杯热水,也就有一个短暂的体温升高,感觉自己是不是也发热了?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来说,身体上的感觉就容易被加倍放大,联想为得病。 新冠病毒曾经攻击我们心灵的七种兵器,现在大家都知道如何防护了吧!

翟长平

主任医师

安徽省荣军医院

14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