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早期发现高血压病?
约有五分之一的高血压病患者表现为无明显症状,仅在偶然测血压或普查身体时发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高血压病,对病人的预后会带来极大的好处。可是大多数病人都发现得较晚,有的人发现高血压时,病情已经发展到第Ⅱ期了。由于早期高血压常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身体和测量血压,每年至少4~6次,尤其是有以下情况的人:
1.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
2.每天食盐量超过10克以上者;
3.超过标准体重20%者;
4.有吸烟史,每天吸20支以上,超过一年者;
5.经常饮高度白酒,每天100克以上者;
6.经常接触噪声、镉等有害因素者;
7.连续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以上者。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血压病可以从儿童及青年时期起发病,发病趋向低龄化。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更多。另据统计,40岁以上高血压发病率比40岁以下者高3倍。因此,对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应该着重在有家族史或肥胖的青少年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些人更要做到定期检查。
向本文作者提问

于英儒主治医师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18961|响应时长31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50起
问医生
#检查#病因#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高血压Ⅲ#高血压?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