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导致阴阳无法交合。
失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火旺盛、痰湿内阻、瘀血阻滞、脾虚、气虚、阴虚等。中医治疗失眠,旨在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补益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传统的中药汤剂,虽然疗效可靠,但煎煮麻烦,口感较差,限制了其应用。相比之下,中成药服用方便,口感好,更易于患者接受。
本文将根据失眠的不同症状,介绍九类常用的中成药,帮助您告别失眠困扰。
1. 遇事惊恐型:这类患者容易害怕,遇事容易惊恐,舌质淡白,脉弦细,判定为心胆气虚。可使用枣仁安神胶囊治疗。
2. 情绪急躁型:这类患者情绪容易急躁,头昏头胀,口干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判定为肝火扰心。可使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3. 头身困重型:这类患者头身困重,伴有胃脘部胀闷,恶心,呕吐,嗳气,头晕目眩,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判定为痰热扰心。可使用珍珠末治疗。
4. 饮食不化型:这类患者饮食不化,伴有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色发黄,乏力,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弱。判定为胃气失和。可使用归脾丸治疗。
5. 舌黯瘀血型:这类患者舌质紫黯,舌下脉络增粗,面色黧黑,身体刺痛,下肢肌肤如鳞甲,脉细涩。判定为血瘀阻滞。可使用血府逐瘀丸或十七味珍珠丸治疗。
6. 四肢乏力型:这类患者四肢乏力,伴有食欲减退,腹胀,大便不成形,面色无光泽,心悸,易健忘,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细弱。判定为心脾两虚。可使用归脾丸或柏子养心丸治疗。
7. 腰膝酸软型:这类患者腰膝酸软,伴有头晕耳鸣,夜间盗汗,午后颧红,口干心烦,男性遗精,女性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脉弦数。判定为心肾不交。可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