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胆囊息肉的治疗措施?

        胆囊息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胆囊病变之一。临床上多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过度浓缩,在胆囊壁而形成的胆固醇结晶,最终成了胆囊息肉样改变。临床上依据患者胆囊息肉的体积大小和临床症状不同,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今天我们就胆囊息肉的治疗措施做以下详细介绍。

 
1.胆囊息肉体积较小的患者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是在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其他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偶尔发现了胆囊息肉的存在。对于体积小于5mm以下的胆囊息肉,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建议患者2-3个月复查一次胆囊彩超,密切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情况。若在密切观察的过程中胆囊息肉体积进行性增大,可以考虑行手术切除。
 
2.胆囊息肉体积大于1cm的患者,常会合并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由于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明显增加,建议患者尽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尽早地行胆囊切除,可避免胆囊息肉发生癌变后造成肝脏或其它脏器的转移。临床上可选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七天左右可完全恢复正常,达到出院的标准。
 
3.如果患者胆囊息肉体积小于1cm,但是伴有明显的腹胀、腹痛等症状。此时,患者可口服复方消化酶、泌特等药物,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如果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向本文作者提问
温暖·副主任医师
温暖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403|响应时长211分钟
擅长: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囊息肉,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肝脏肿瘤,胰腺恶性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胃癌,结肠癌,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大隐静脉曲张
¥20
问医生
#概述#患病护理#常见症状#胆囊息肉恶变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典型的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腹痛、恶心等诊断首选超声检查,有症状者可手术切除有些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癌变的可能,需警惕简介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向胆囊腔内呈突出或隆起的一类病变。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一般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超声是胆囊检查首选的检查,可见病变位于胆囊腔内,随体位变动而移动,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肿瘤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症状的患者应予定期随访,若出现明显症状应手术治疗。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应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症状表现:一般临床症状,大多在B超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良症状。诊断依据:诊断并是依靠临床表现,而主要依靠B超检查。典型的超声图像为胆囊壁小结节状或乳头状隆起,且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检查能确定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位置和大小,但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超声CT及MRI增强扫描等联合运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胆囊息肉样病变有哪些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按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1.非肿瘤性息肉:(1)胆固醇性息肉;(2)炎性息肉;(3)胆囊腺肌症。2.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大宗流行病学报道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为6.9%,有报告可高达9.5%,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约占50%~87%[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可以治愈。有手术指征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有癌变倾向的患者预后较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温暖·副主任医师聂里红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