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诊室,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一会儿摸摸墙壁上的贴画,一会儿翻翻桌子上的宣传册,一会儿敲敲电脑键盘,甚至有的孩子会在诊室的桌子下面钻来钻去,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就是不能安静地坐在凳子上。孩子的母亲焦急地问道:“大夫,你看我们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一刻也不闲着。老师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让到医院检查检查。”
那么,什么是多动症呢?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常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多动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
- 活动过度:做事没有长性。
- 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只有10分钟左右。
- 情绪表现: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易激惹。
- 学习困难:成绩不突出,写字漏行漏字,翻书跳页。
- 行为问题:不守纪律和制度的约束,打骂也不易慑服。
那么,如何区分正常顽皮儿童和多动症儿童呢?
正常顽皮儿童虽有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能正常学习,功课作业完成迅速。能遵守纪律,上课一旦出现小动作,经指出即能自我制约而停止。学习成绩好。
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自我约束能力差,易激惹,爱发脾气,而好动的儿童仅有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包括:
- 体谅关心病人,稍有进步给予表扬,切勿伤孩子自尊心,教育切忌简单粗暴。不体罚打骂孩子,也不溺爱与迁就。
- 帮助患儿树立信心,磨炼意志,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心里指导。
- 加强管理,及时疏导,谨防攻击性、破坏性、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 西药治疗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停药。
国家心理咨询师、注意力训练师说:“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但是,千万不要把多动症的帽子轻易地扣在孩子的身上。在临床中,她经常发现被诊断多动的孩子,来到我科进行感觉统合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发现很多孩子都是聪明好动的孩子,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多动症。更多的孩子是感觉统合能力发育有些不足,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和对孩子的系统训练,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而对真正有多动症的孩子,我科采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心理指导和中医疗法来改善孩子的症状。所以,关爱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