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危害
发表人:
医者仁心
阅读量:
162人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首先,房颤会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甚至超过25%。这意味着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的需求,从而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
其次,心室率持续超过120-130bpm会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这种疾病与心肌能力耗竭、重构及缺血等相关。长期下去,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衰竭。
此外,房颤还容易形成心房附带血栓栓。左心耳是最常见部位。这些血栓栓子一旦脱落,就会随血流进入大脑或其他器官,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即使持续性房颤恢复复窦性心律,左心房的功能也需要4周以上才能恢复。在这期间,仍有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和引起栓塞的危险。
因此,对于患有房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养,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锻炼等。
此外,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达比加群等。在服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药物剂量适宜,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
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及时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