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三提醒高血压患者,这3物要少吃,这3物要多吃,生命重要。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较多,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每天要定时监测血压,也要按时服用药物。而在饮食上,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您做到了吗?

少吃食物之一、食盐

食盐是每天要吃的调味品之一,炒菜做汤没有食盐的参与,做出来的菜就让人难以下咽。但是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口味较重,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早已经超过了身体的生理需要量,这多余的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

饮食中的高盐摄入量是引起血压升高及高血压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摄入食盐大于12克者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每天摄入食盐大于18克者则增高27%。控制食盐摄入量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少盐饮食更健康。

少吃食物之二、糖

与米饭、面条里含有的淀粉不同,游离糖更容易升高血糖。白砂糖、红糖、冰糖、果葡糖浆和天然存在于蜂蜜、果汁的糖分都属于游离糖。这些游离糖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再加上体内的水和钠排泄减少,增加了血管里的容量,血压自然就会升高。

饮食中糖的摄入量增加,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些疾病同时诱发或加重高血压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游离糖的摄入量,同时也要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糖。这些隐形糖藏在您爱吃的面包、饼干和各种饮料中,食用这些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减少隐形糖的摄入量。

少吃食物之三、酒水

饮酒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加以证实,虽然低剂量的乙醇可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在剂量较高时则对血管有收缩作用。酗酒是高血压、脑卒中的主要发病诱因,特别是饮用高度乙醇含量的白酒。

研究显示,男性每天乙醇摄入量大于30克(相当于100克白酒)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3~4倍,每5位高血压病人中就有1人是饮酒所致。很多脑溢血和心肌梗死都是因为饮酒过量而诱发的,酒,尽量不喝或少喝。

多吃食物之一、蔬菜

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也是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C参与动脉壁成分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时会导致动脉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引起意外的发生。高血压患者每天要多吃蔬菜,蔬菜的摄入量保持在一斤左右,其中绿叶菜占到二分之一。

膳食纤维作为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必不可少。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钠离子,起到降血压的作用。蔬菜不仅含有以上两种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素,钾元素含量也很高,高钾低钠饮食也是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方式。

多吃食物之二、牛奶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与骨骼健康息息相关。但是近十几年研究发现,饮食中的钙能够影响人的血压。钙能够促进尿钠排出,调节激素潜在的血管活性作用以及调节交感系统活性,如果每天饮食中的钙输入量低于600毫克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发现,并非所有食物中的钙质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只有来自于乳制品的钙质与高血压呈显著负相关。牛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奶制品,也是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饮用一斤牛奶。

多吃食物之三、鱼

俗话说“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这没有腿的食物说的就是鱼。很多肉类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脂肪过量摄入也是因为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食中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鱼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其脂肪也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鱼类食物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能够增加尿钠排出,从而减轻钠盐对于血压的不利影响,起到降压和减少脑卒中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中增加鱼类食物摄入量更有利于降低血压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不可处方
其他医院营养科
好评99%|接诊量118|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减肥和体控管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病调理有丰富的调理经验,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19
问医生
#预防#其他科#高血压#糖尿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桂真·公共营养师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