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了,请大家注意保暖,保护心血管健康
秦皇岛气象预警:最近,最低气温将持续下降8-10℃。心肌梗死预警:寒潮突至,心肌梗死爆发。每至此前的2-3天,第一医院心脏监护室总要接收10例以上心肌梗死患者。
一、为什么气温骤降会导致心肌梗死?
当寒潮来临、气温突变时,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突然兴奋,引起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冷风刺激下,冠状动脉发生收缩、痉挛。寒冷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
二、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其次,应设法提高身体适应天气突变的能力,体育锻炼和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是好办法。这些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突变气象因素的抵御能力。但要注意锻炼时间的选择,心血管病发作有“晨峰现象”,特别是早晨寒冷的空气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建议在气温比较高的10-16:00进行锻炼是最适宜的。
三、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1.出现无原因的疲劳、胸闷或突然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以及近期出现心律失常等。2.夜间突然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不断咯出泡沫样带血痰。 3.突然不省人事、摔倒在地,二便失禁。4.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时高时低,波动较大。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拨打“120”送医院抢救。在医护人员未到来之前,应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稳定病人情绪。并迅速做下列处理:给病人口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家里备有氧气袋,应立即给予吸氧,切忌病人自己驾车到医院。
秦皇岛气象预警:最近,最低气温将持续下降8-10℃。心肌梗死预警:寒潮突至,心肌梗死爆发。每至此前的2-3天,第一医院心脏监护室总要接收10例以上心肌梗死患者。
一、为什么气温骤降会导致心肌梗死?
当寒潮来临、气温突变时,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突然兴奋,引起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冷风刺激下,冠状动脉发生收缩、痉挛。寒冷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
二、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首先,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和老年人应当引起重视,到医院提前体检,并调整药物使用。如果频繁发作心绞痛,很可能是“火山爆发”的前兆,建议及时就诊,避免心肌梗死等恶性事件发生。
其次,应设法提高身体适应天气突变的能力,体育锻炼和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是好办法。这些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突变气象因素的抵御能力。但要注意锻炼时间的选择,心血管病发作有“晨峰现象”,特别是早晨寒冷的空气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建议在气温比较高的10-16:00进行锻炼是最适宜的。
三、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出现无原因的疲劳、胸闷或突然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以及近期出现心律失常等。2.夜间突然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不断咯出泡沫样带血痰。 3.突然不省人事、摔倒在地,二便失禁。4.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时高时低,波动较大。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拨打“120”送医院抢救。在医护人员未到来之前,应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稳定病人情绪。并迅速做下列处理:给病人口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家里备有氧气袋,应立即给予吸氧,切忌病人自己驾车到医院。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晶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58|响应时长131分钟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神经症,高血压,高脂血症,房颤,慢病预防和管理
¥101起
问医生
#冬季#常见症状#心血管内科#治愈的心肌梗死#陈旧心梗?#cTnI增高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急性心梗后坏死性心肌纤维化、瘢痕化后遗症可明显症状,需终身抗凝,预防急性心梗如果可以规范治疗,预后一般尚可简介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6~8周,坏死的心肌组织逐渐形成瘢痕愈合,所遗留下的心肌瘢痕。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见于冠状动脉血管畸形,急性休克,冠脉栓塞,冠脉炎症等。陈旧性心肌梗死一般明显症状,胸痛,胸闷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最常见症状,并多由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诱发,严重者可引发晕厥、猝死。该病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避免心脏扩大,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如果规范用药,预后一般尚可[1]。症状表现:陈旧性心肌梗死一般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晕厥、猝死。诊断依据:依据患者既往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史,或者有过未就医的急性胸痛、肩痛、背痛、牙痛病史,结合心电图检查存在坏死性Q波,超声心动图、单光子心肌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或选择性冠脉造影,发现心肌存在坏死瘢痕,即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关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未有权威数据,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6%[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彻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以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