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结巴“怎么办呢?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 | 胡亮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胡亮微博

患者咨询

您好胡医生,女宝,还有三天就20个月了。孩子之前说话挺好的,两三个字说的很流利,有时候可以说5个字的短句。最近一周孩子突然结巴了,两个字的词也会很结巴,(例如 鸡鸡鸡鸡鸡鸡鸡鸡 蛋,最后一个字会很使劲)。

偶尔说的正常,但大多时候都结巴。请问孩子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之前打的疫苗是五联,因为疫情我们在老家回不去疫苗要延迟,请问五联和麻腮风疫苗(18个月的)最多能延迟多久?

医生作答

1、口吃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讲话不流利、语塞和重复。2~3岁的宝宝是说话的最佳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比较容易发生口吃。因为这个年龄的小宝宝语言发育已经进入新阶段,词汇量越来越多,表达上从单个词向句子过度。

2、宝宝急于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但又没有能力把需要需要的词汇练成句,加之发音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某些音发出困难,而神经系统也不能做到很好的调节,这就容易出现口吃。

这种口吃被称为“发育性不流利”,它完全是暂时性的,所以家长不必担心,随着宝宝语言系统的不断发育和完善,慢慢会掌握了语法规则,这种“发育性不流利”自然消失。

3、为了帮宝宝顺利地度过“发育性不流利”阶段,家长的的做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配合宝宝,而要强制干预。切记不要当频繁的打断宝宝说话,这只会让宝宝更加注意自己的口吃,如果加以训斥就更不妥当,而且这些做法都会使宝宝更加自卑。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只有家长耐心了宝宝放松了,同时父母也要话更多时间与宝宝说话,说话要语速放慢,要尽量轻松,这些都有利于宝宝度过这段时间。

4、“发育性不流利”是暂时的,后续会自然恢复。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发展为慢性口吃:

①宝宝在口吃的同时出现较快的次要症状,如频繁眨眼、伸颈、握拳、跺脚、面红耳赤、面部肌肉紧张、呼吸不顺畅、抽动等。

②宝宝对口吃表现得非常在意,不愿意与他人讲话,闷闷不乐等。这些情况都表明,宝宝的心理压力较大,必须及时辅以舒缓或就医。

③有口吃家族史的宝宝需要格外留意,他们往往是慢性口吃的易感人群。

5、关于延迟的问题,绝大多数疫苗只要完成全部接种次数,即便推迟了接种时间也不会影响总体的接种效果和最终保护效力的。只是在位完全接触完全期间,宝宝可能存在感染的相关病原体的风险。所以能够接种时及时接种即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育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