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多少共病抑郁症?
共病抑郁症可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加剧体重增加,损害生活质量及日常功能,且上述影响独立于精神病性症状本身。
本项纳入 18 项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病情稳定的社区/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的汇总比例为 32.6%;换言之,每 3 名患者中即有 1 人经有效量表或临床结构化访谈确认存在抑郁症。
本项研究同时显示,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合并物质滥用、罹患慢性躯体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优先接受抑郁症的筛查及防治。
图片
早在三十年前,人们就已经逐渐认识到,抑郁症(MDD)是精神分裂症最常共病的精神障碍。有一种观点认为,共病抑郁症意味着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功能尚好」,属于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证据明确显示,共病抑郁症可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加剧体重增加,损害生活质量及日常功能,且上述影响独立于精神病性症状本身。
三十年后,人们仍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而近年来研究报告的共病率差异很大(16%-69%)。更重要的是,每 4 名共病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就有 3 人未得到成功的抗抑郁治疗,即便抗抑郁药已在研究中被证明有效。
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在关注研究异质性的基础上对现有证据开展汇总分析,以了解更确切的共病率数据及相关因素,并指导临床实践。
研究简介
11 月 30 日,一组法国研究者于 Schizophrenia Bulletin(影响因子 7.958)在线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及 meta 分析,对病情稳定的社区/真实世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的比例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图片
简言之,本项 meta 分析所纳入的均为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及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均满足 DSM 或 ICD 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共病抑郁症基于经过效度验证的量表或结构化访谈确认;使用无效量表或非结构化访谈诊断抑郁症的研究被排除在外。
研究者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的比例,并对影响研究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
最终的定量分析共纳入了 18 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共 6,140 名病情稳定的患者,男性占 64.1%。研究总体质量较好,所有研究均无药企资助。
图片
图 1 森林图: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的比例(Etchecopar-Etchart D, et al. 2020)
汇总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的比例为 32.6%(95% CI: 27.9-37.6),研究异质性很高(I2 = 92.587, p < .001),未发现发表偏倚证据。敏感性分析未发现某一项研究对汇总分析结果具有过高的影响。
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研究所报告的共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发表于 2015 年或之后的研究报告的共病率显著高于 2015 年之前的研究(39% vs. 27.3%, p = .031);未专门选择患者的研究共病率较低(28.6% vs. 39.2%, p = .019);去除一项针对无家可归患者的高共病率(50.5%)研究后,使用自评量表(46.9%)而非他评量表(如 CDSS,30.1%)或结构化访谈(16.4%, p < .001)的研究共病率更高;纳入共病物质使用障碍患者(38.2% vs. 27.5%, p = .020)及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患者(40.8% vs. 26.6%, p < .001)的研究共病率更高。
Meta 回归分析
Meta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样本年龄较大(b = 0.064, 95% CI = 0.016–0.112, p = .009)、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比例较低(b = −0.051, 95% CI = −0.070 ~ −0.031, p < .001)、终生入院次数较多(b = 0.307, 95% CI = 0.038–0.576, p = .025)、使用抗抑郁药患者比例较高(b = 0.047, 95% CI = 0.020–0.074, p < .001)均与研究所报告的抑郁症共病率较高显著相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研究提及的潜在变量中,有三分之二由于信息量不足而无法分析。
结论
本项研究可能是首项探讨此课题的大规模 meta 分析。总体而言,每 3 名病情稳定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即有 1 人被有效量表或临床访谈确认存在抑郁症。考虑到共病抑郁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显著不利影响,业界有必要制定诊断此类共病的指南共识,以改进其治疗。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合并物质滥用、罹患慢性躯体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优先纳入抑郁症筛查及防治范围。
本项研究同样显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抑郁症可能有关的因素中,有三分之二并未得到充分的探讨,包括吸烟、饮酒、维生素 D 缺乏、炎症等。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了解如何更好地筛查、治疗及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潜在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