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好处很多,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甚至是癌症的发生率,降低总死亡率。但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目前的研究结果并非一致,颇有争议,除了与研究类型、样本量大小及研究对象选择偏倚有关外,运动的类型、频率及时间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2018 年 8 月 8 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就在这一天,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耶鲁大学的 Sammi R Chekroud 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开展的一项涉及 120 万人的横断面研究发表在 Lancet Psychiatry 杂志上,研究成果令人振奋。
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库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研究者提取了 2011 年、2013 年及 2015 年共 1237194 名 18 岁以上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及自我报告数据,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报告及心理健康状况报告。
若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异常,则进行精神障碍诊断,仅保留抑郁障碍作为研究子样本,包括恶劣心境、轻度抑郁及重度抑郁。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及 BMI。
研究共总结了 75 项运动类型,并将其分成 8 个大类,分别是:大众团队运动、自行车运动、有氧健身运动、跑步或慢跑、散步、冬季或水上运动、非竞技体育娱乐运动及家务劳动。
研究结果
总体来看,所有的运动类型都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心理负担下降率最高可达到 22.3%,最低也为 11.8%。
受教育程度最高者与未受任何教育者相比,心理负担下降率为 17.8%;家庭年收入 5 万美元和家庭年收入 1 万 5 千美元者相比,心理负担下降 17%;BMI 正常者较肥胖者心理负担下降率仅为 4%。体育运动可以轻松超过受教育差异、收入差额及肥胖带来的效果。
对心理健康最有利的前三项运动分别为:大众团体运动、自行车运动和有氧健身运动,其心理负担下降率分别为 22.3%,21.6% 和 20.1%。其中,属于正念练习的瑜伽及太极拳对心理健康最有利,心理负担下降率为 22.9%。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者每月心情欠佳的天数较无任何锻炼者少 1.49 天,在抑郁障碍人群中,运动红利更明显,平均每月少 3.75 天。
每周锻炼 3 至 5 次,每次 30 至 60 分钟,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
若每天锻炼超过 90 分钟,则比不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差。每月锻炼次数超过 23 次,或锻炼时间超过 90 分钟,并不利于心理健康。只有非竞技体育娱乐活动在 60 分钟后还能产生收益,自行车运动超过 60 分钟后尚能维持收益,其他运动,如有氧体操、散步、跑步等在 60 分钟之后均产生负性效应。
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一样,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心理健康,甚至会有不好的影响。所有运动中只有散步的频次可略高一点,最多 6 天/周。
小结
这项大数据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心理健康,减轻心理负担方面,无论参加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都要比不锻炼好,哪怕是参加家务劳动也优于无任何锻炼者。
但体育运动的类型需要因人而异,在结合兴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负荷的类型,把握好运动时间和频率,长期有规律的坚持,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特别指出的是,类似瑜伽和太极拳这种正念练习在运动的同时具有治愈心身的优势,因此更适合自感心理压力大者,或抑郁障碍患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SSRI 或增加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风险?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偶尔表达委屈,并不一定会让别人烦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听说吃这些可以促进胎儿发育,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生?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如何逐渐减少抗精神病药物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精神障碍的病因分类概述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