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缓解眩晕的方法

通常取几个穴位进行按摩,对眩晕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常用内关、风池、百会,具体如下:
1、内关穴,取穴可以用同身寸来取,三个手指头并在一起是两寸,找到腕横纹,在腕横纹上两寸的位置进行定位。中间点是在两条肌腱,在两条肌腱中间的凹陷处的位置是内关,对内关进行指腹揉按;
2、风池穴,可以把两个手掌背到后面,看到枕后有两个凸起的枕骨,其下两个凹陷处,按下去会有酸痛酸胀感即是风池穴,按这两个位置能够祛风散寒的作用;
3、百会穴,可以用两个手在两耳间和头顶正中线进行交汇的凹陷叫做百会穴,按摩的方法也是一样,可以用中指指腹进行按压、揉搓。
因此,通过按摩以上几个穴位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眩晕的作用。
向本文作者提问
于英儒·主治医师
于英儒主治医师可处方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03685|响应时长31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50
问医生
#常见症状#神经内科#中医治疗#眩晕病#发作性眩晕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头晕或感觉自身及周围环境旋转、摇摆涉及多个学科,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多数可自行缓解,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简介眩晕症是人体对空间定位出现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错觉,是由耳部、脑部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平衡障碍的主观感觉,常会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站立稳、步态稳等症状。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此症,在经过药物或前庭功能训练等治疗后,眩晕多会有明显改善。症状表现:发作时可感到天旋地转,甚至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站立稳等症状。诊断依据:依据患者的症状(如感觉眩晕、步态稳、恶心呕吐等)及眼震等特征,即可明确诊断。眩晕症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除以上两种类型外,其他眩晕症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症常见。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是否可以治愈?周围性眩晕一般可以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或前庭功能训练及手术治疗等。中枢性眩晕一般治疗效果较差。是否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于英儒·主治医师魏凡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