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刑事案件震惊世人!2020年10月22日,在南京市溧水区一水库里发现两名女子溺亡。监控显示,两人在水库边游玩之时,一位女子趁另一位女子低头系鞋带之时,突然将其推入水中,她也同时落水,两人均已身亡。警方通报,推人者生前患有抑郁症。
这个案件,再一次把抑郁症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此也有必要做一下相关科普。抑郁症属于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目前患病率也较高,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病。部分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意念甚至行为,有的患者甚至自杀身亡。其中“扩大性自杀”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扩大性自杀往往是有目的、有预谋、有计划的,死亡率相当高,社会危害极大。
Scharftter等认为有三分之二的自杀行为与抑郁症有关,而10%—15%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症患者自杀前可发生凶杀行为,从而触犯刑法,其形式有扩大性自杀和间接自杀等,其中以扩大性自杀较为常见。扩大性自杀也称家族性自杀、慈悲自杀、怜悯自杀、仁慈自杀、虔诚自杀、利他性自杀等。上世纪初 Strassman就提出了所谓扩大性自杀的概念,抑郁症病人在决心自杀前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受苦,出于同情、怜悯 、慈悲的心理,先将亲人杀死后再自杀。抑郁症病人由于受抑郁情绪的影响,控制能力严重障碍,又因抑郁症病人常带有色眼镜看一切,对周围、对自我、对未来皆产生负性的歪曲认识,就是 Beck 提出的“认知三联症 ”,在此基础上形成病理性歪曲信念,认为杀死亲人是为了拯救亲人,为亲人解脱痛苦[1]。
在实践中,还应区分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与利己性自杀的区别。虽然扩大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的作案特点有一些相似之处,如:(1) 情绪异常低落,决意杀人后自杀;(2 )杀人是为自己的自杀安排后事;(3 )被害对象都是亲人,也包括熟识的人;(4 ) 作案当时双方没有争吵、矛盾纠纷等促发因素;(5)作案有预谋和计划,凶杀成功率极高;(6 )杀人和自杀常同时或先后紧接发生;(7)一般多在家中作案,事后缺乏自我保护。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扩大性自杀以女性多见,被害对象多为幼小的子女,是家中的最爱;而利己性自杀以男性多见,被害对象多为配偶。当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两者有截然不同的凶杀动机。扩大性自杀和利己性自杀在杀人的主观方面(善意与恶意)存在一定差异,即有不同的杀人动机。这无疑对作案时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把两者区分开来。应该把利己性自杀从扩大性自杀中划分出来,作为抑郁症杀人的一种单独类型,这样可以避免“扩大性自杀 ”的扩大化[2]。
无论怎样,早期、有效治疗抑郁症已经迫在眉睫。避免悲剧的发生,治疗应先行,防范于未然。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参考文献
[1]钟杏圣,李秀荣,施雅琴.抑郁症与扩大性自杀[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增刊):407-408,389.
[2]汪志良,范强.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与利己性自杀[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75-176.

文章 外表不能承受之重——躯体变形障碍,你会诊断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从减肥误区看神经性厌食症的诊疗要点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明星抑郁自杀,谈谈抑郁障碍分型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老年性痴呆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青少年网瘾,家长心中的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抗抑郁药是不是越贵越好?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心理治疗之伦理规则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给男人性冷淡支支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特别爱睡觉,有可能是病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难治性抑郁的治疗策略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