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感染或炎症,又被称之为周围神经病。该病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颅神经及脊神经),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多发性或单一性,对称性或非对称性,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 临床表现:主要是对称性的肢体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 1、感觉症状:病初多为肢端麻木或疼痛,也可有感觉过敏或异常,如蚁走感,以后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典型者呈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 2、运动症状:四肢远端为主的弛缓型不全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对减少或消失,稍后可有肌肉萎缩。
• 治疗: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使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辅酶A。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如卡马西平等。有炎性脱髓鞘病变都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烟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加强护理: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恢复期: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理疗。经验特效方: 王氏消渴止痛方、任氏神经再生方、王氏消渴止痛片。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广超主治医师
齐都医院关节科
好评100%|接诊量31254|响应时长11分钟
擅长:擅长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病因、腰椎病、椎管狭窄,股骨头坏死、手足外科、跟痛症,足底筋膜炎,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疼痛、腰肌劳损、创伤骨折、网球肘、痛风、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骨质疏松、骨矫形、腱鞘炎、滑膜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狭窄性腱鞘炎、甲沟炎、尺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股骨骨折、跟骨骨折、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胸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驼背、脊柱侧弯及畸形,骨骺线闭合,身高增高长高、骨肿瘤、各种创伤性疼痛,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肱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手外伤,皮肤裂伤,神经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寰枢椎关节脱位,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先天性斜颈,高低肩,马蹄内翻足,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囊肿,骨巨细胞瘤,拇外翻,骨坏死等!
¥20起
问医生
#检查#病因#诊断#神经内科#Lewis—Sumner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炎#神经炎
阅读数 3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受压、外伤、感染等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损害主要症状为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或疼痛可以治愈,但病情容易反复简介股外侧皮神经炎是因受压、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好发于体格肥胖的20~50岁男性,目前暂流行病学发病率统计。以股外侧皮神经损害为特征,发病多为单侧性,主要症状为股外侧皮神经走行部位(大腿前外侧下2/3)皮肤区域感觉异常或疼痛,如针刺感、烧灼感、蚁行感(像蚂蚁在爬)、电麻感、沉重感等。根据发病原因,可分类为原发性股外侧皮神经炎和继发性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该病预后较好,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治愈,但病情容易反复。症状表现: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主要症状为股外侧皮神经走行部位(大腿前外侧下2/3)皮肤区域感觉异常或疼痛,如针刺感、烧灼感、蚁行感、电麻感、沉重感等。诊断依据:根据主要症状(大腿前外侧下2/3皮肤区域感觉异常或疼痛)即可初步诊断,结合体格检查(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可伴皮肤萎缩,肌肉萎缩,腱反射正常,运动障碍)可确诊。股外侧皮神经炎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病原因,可分类为:原发性股外侧皮神经炎继发性股外侧皮神经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是。该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好发于体格肥胖的20~50岁男性,目前暂流行病学发病率统计。是否可以治愈?是。股外侧皮神经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具体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可以治愈,但病情容易反复。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