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心力衰竭(十)

心力衰竭(十)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其特征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器官和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是心力衰竭的一种类型,其射血分数低于40%,意味着心脏泵血功能显著下降。

治疗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治疗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策略:

治疗目的及策略

1.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消除诱因,避免心肌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甚至逆转心肌重构,避免出现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2.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量,降低住院率。

3. 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已由短期血流动力学干预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治疗策略,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及心肌重构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

治疗策略的具体内容如下:

1. A期治疗:主要针对心力衰竭危险因素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戒烟限酒,规律运动;避免心脏毒性药物;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2. B期治疗:在A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3. C期治疗:在B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可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螺内酯等。

4. D期治疗:在C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可考虑使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移植等。

总之,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治疗药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视频 倡导老年人再就业参与养老和康养服务,推动银发经济

医者仁心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50岁后养老之道,子女不及此秘诀可靠

癌症防治先锋

1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金融精英的早晨活力

医者仁心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深海鱼油选购

远程医疗新视界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银杏叶泡水饮用存在风险,你还继续喝吗?

康复之路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今夜微醺共度美好时光

医者仁心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大爷街头高歌,挑战歌手马思唯

远程医疗新视界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养老院护理与医疗辅助服务:关爱与善待老年人

AI医疗先锋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胸闷气短、心脏不舒服怎么办?冠脉CT扫描助你排查心肌缺血

胸闷气短、心脏不舒服是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虽然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心脏没有问题。事实上,心肌缺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胸闷气短、心脏不舒服的症状。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冠状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一旦出现心脏不适,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胸闷气短、心脏不舒服的患者,建议进行冠脉CT扫描检查。这种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问题。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张先生,45岁,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到胸闷气短,而且心脏有时会疼痛。他去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但是,医生建议他进行冠脉CT扫描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存在狭窄,诊断为心肌缺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心脏症状明显改善。 除了进行相关检查外,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2.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生命守护者联盟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糖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高血糖,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医学研究尚未完全阐明其确切机制,但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与高血糖的发生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方面,家族中若有高血糖患者,个体发生高血糖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此外,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习惯因素,也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血糖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及时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针对高血糖的治疗,主要分为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大类。首先,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其次,加强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此外,患者还需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以下是一个真实案例:张先生,50岁,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视力下降,生活受到影响。经过医生的综合评估,张先生采取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先生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视力也有所恢复。 总之,高血糖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癌症防治先锋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