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颅内压有什么方法
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措施主要有:
1、药物治疗。临床上有利尿脱水的药物,如甘露醇、速尿等可以将颅内、细胞内或组织间隙内的液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颅内水肿、积水、降低颅内压;
2、部分外科治疗的方法也可以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当患者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药物治疗的方法不能够很好缓解颅内压时就需要采用外科治疗的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腰穿、放液,即腰椎进行穿刺、脑脊液释放,可以降低颅内压;
3、脑室引流。通过手术的方式引流脑室内的脑脊液可以降低颅内压;
4、最重要的还是病因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颅内肿瘤或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最重要是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是肿瘤,则需要切除肿瘤;如果是出血,就需要止血、清除血块;如果患者因为颅内压力过高,还可以采取去除颅骨骨瓣的方法,也就是去除一块颅骨,增大颅腔的空间起到减低颅内压的作用。
正常人群颅内的压力范围为80-180mmH2O,超过正常压力的范围,就称之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以后,患者可以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脑损伤等都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总而言之,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向本文作者提问

于英儒主治医师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03297|响应时长31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50起
问医生
#颅内压增高#局限性颅内压增高#良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
阅读数 4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致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治疗上采用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简介良性颅内高压症,多为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并超出颅内压调节代偿的范围,是颅内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综合征,为良性病变,临床比较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本病可以治愈,治疗上采用对症药物或手术疗法,大多数患者通过对症药物或手术等治疗后,当原发疾病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若及时治疗患者往往因脑缺血、脑疝等而导致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表现,结合CT检查表现为边界光整的单发卵圆形或圆形均匀低密度影;颅内压监测表现为压力大于2.0kP,可明确诊断。良性颅内高压症有哪些类型?根据颅内压增高范围,该病可分为:弥漫性良性颅内高压症;局部性良性颅内高压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目前尚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有明确的患病率。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对症药物或手术等治疗后,当原发疾病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若及时治疗患者往往因脑缺血、脑疝等而导致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