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随着疫情发展,儿童感染病例逐渐增多,目前已知最小的感染患者仅 1 个月,最大的 13 岁。
从最初报道的“儿童不易感”,到目前接连出现确诊案例,这提示家长必须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的感染情况。
2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疫情当前,不少家长开始犯愁:
儿童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去医院就诊?
孩子出现发热就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到底是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还是普通医院进行就诊?
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防护?
儿童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通过患者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的飞沫传播;或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被污染的手接触口鼻部或眼结膜)。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母乳传播。
由于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功能低下等缘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无法准确表达,又受家长识别力等条件限制,年龄越小越不容易被发现,且发病后进展迅速。故做好防护、注重观察很重要。
出现什么症状需去医院就诊?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为 2~14 天,一般为 3~7 天。
病初主要表现与感冒症状类似:发热、乏力、咳嗽,可伴鼻塞、流涕、咳痰、腹泻、头痛、结膜充血等。体温多为低中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等,常于病后 1 周出现,可伴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喂养困难、少吃、少哭、少动等。病情进展迅速的,可在 1~3 天内出现呼吸衰竭,提示为危重病例。
呼吸困难的表现为:?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过深或浅表:婴幼儿或新生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呻吟、鼻翼煽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口唇、面色变紫或发灰;?胸骨上窝凹陷等。
呼吸频率增快标准为:平静不吸氧情况下,小于 2 月龄≥60 次/分,2 月龄-12 月龄≥50 次/分,1-5 岁≥40 次/分,5 岁以上儿童≥30 次/分。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
请注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若孩子体温超过 38℃,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情况时,请直接前往发热门诊:
- 发病前 14 天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
- 发病前 14 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 有家庭聚集性发病者。
小于 3 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烧(腋温 37.5℃以上),应去医院就诊;3~6 个月婴儿,体温低于 38℃,吃奶和精神如常,可先监测体温,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后再考虑是否去医院。如果体温超过 38℃,随时就诊;6 个月~2 岁的孩子,如果仅发热时精神稍差,但体温降至正常后玩耍自如,可予观察。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 3 天时,均应立刻就诊。
防疫重要提示
冬春季节是普通感冒、流感的流行期,孩子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并不代表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很多呼吸道疾病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带孩子就诊的时候,除了要加强个人防护以外,还应如实向医务人员提供接触病史,千万不要隐瞒病史,为医护人员的诊断提供有利条件,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治。
如无明显接触史,可到普通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如果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则会转往定点医院去进行救治。
现在很多互联网医院开设了发热门诊供家长进行网络咨询,家长可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再决定选择何种就诊方式。目前医院和很多公共场所都设有体温检测设备,请各位家长配合和体谅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担心感染新冠肺炎?去医院看病又怕被交叉感染?广东 57 互联网医院开发热门诊)
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防护?
儿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自主防护能力低,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呢?
我们为你整理出 9 点“儿童防疫小知识”。
1
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带孩子出门
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儿童游乐场所等;不可避免的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1~2 米以上);
与人接触时,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家长应购买适合于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这些口罩可能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回家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废弃口罩,全身彻底洗漱清洁后再接触孩子。
2
好好洗手
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尤其是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大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与其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教育宝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手、不掏鼻孔、不揉眼睛。饭前便后或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以鼓励赞扬的方式让年幼儿主动快乐积极的正确洗手,以专业讲解的方式让学龄期孩子了解认识病毒,传播方式及自己感染后果,时刻给孩子“洗洗脑”。1 岁下婴儿由照护者帮助宝宝洗手。
3
家庭分餐
采用家庭分餐制,不与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
4
戴口罩
针对家中有不适合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都应主动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前臂遮挡自己口鼻,再使用流动水清洗前臂和双手。
5
居室通风
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 2~3 次,每次开小窗通风 30 分钟到 1 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穿堂风让小孩受凉。
6
玩具消毒
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注意每日使用酒精清洁消毒;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也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照射消毒。
7
增强儿童抵抗力
保持孩子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选择开阔的公园等地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居家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儿童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
8
均衡营养
给孩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尤其各种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鱼、豆制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欲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食半流食或流食类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瘦肉鱼肉粥、面片汤、鸡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饮水,以白开水为好,新鲜果汁蔬菜汁亦可,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避免给孩子进食辛辣刺激性或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类食物,如油炸薯条,油炸鸡块,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类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9
隔离防护
家中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尽量保证房间分开,避免和儿童接触,佩戴合适口罩(避免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正确佩戴合适口罩,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 N95 防病菌口罩,依次为外科口罩、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棉口罩,每 4 小时更换口罩。
疫情面前,孩子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家长要提高相应的防护意识,同时也不要过度恐慌,科学理性的对待疫情,做好孩子的防范工作。
立春已至,希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早日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