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胆囊息肉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科普知识是有关胆囊息肉的相关内容。我们大家都知道胆囊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较小的胆囊息肉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对患者也没有很大影响。但是较大的胆囊息肉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这是存在癌变风险的。此时建议患者尽早手术切除胆囊和息肉。那么胆囊息肉是如何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目前临床上胆囊息肉最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长期进食大量油腻食物,进食过多油腻难消化食物,这一方面会加重胃肠道和胆囊负担,另一方面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脂血症。这会导致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吸出,从而诱发胆囊息肉。

2.长期不进食早餐的患者,患者夜间睡眠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均储存在胆囊内。如果患者早晨不进食早餐,胆囊内的胆汁就不能排入肠道内帮助消化食物。大量胆汁在胆囊内储存,这会导致胆囊内的胆汁过度浓缩,进而造成胆囊息肉的形成。

3.由于胆囊内的息肉基本都是胆固醇息肉,所以胆固醇代谢异常的患者常常也多发胆囊息肉。此类患者可以通过控制血脂,稳定血脂后可减少胆囊息肉的发生概率。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大家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屏幕下方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大家,我们一起学习交流。

向本文作者提问
温暖·副主任医师
温暖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403|响应时长211分钟
擅长: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囊息肉,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肝脏肿瘤,胰腺恶性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胃癌,结肠癌,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大隐静脉曲张
¥20
问医生
#概述#内分泌科#胆囊息肉恶变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典型的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腹痛、恶心等诊断首选超声检查,有症状者可手术切除有些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癌变的可能,需警惕简介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向胆囊腔内呈突出或隆起的一类病变。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一般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超声是胆囊检查首选的检查,可见病变位于胆囊腔内,随体位变动而移动,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肿瘤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症状的患者应予定期随访,若出现明显症状应手术治疗。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应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症状表现:一般临床症状,大多在B超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良症状。诊断依据:诊断并是依靠临床表现,而主要依靠B超检查。典型的超声图像为胆囊壁小结节状或乳头状隆起,且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检查能确定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位置和大小,但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超声CT及MRI增强扫描等联合运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胆囊息肉样病变有哪些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按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1.非肿瘤性息肉:(1)胆固醇性息肉;(2)炎性息肉;(3)胆囊腺肌症。2.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大宗流行病学报道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为6.9%,有报告可高达9.5%,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约占50%~87%[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可以治愈。有手术指征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有癌变倾向的患者预后较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温暖·副主任医师聂里红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