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吓人的蚯蚓,竟是这么好的中药,你不知道吧!
一秒钟读完本文:做的目的是为了表扬下蚯蚓,中药中的地龙的作用。浮躁的人们,尽情的吐槽吧!
小时候怕蚯蚓,应该说怕一切软体动物。有一次到河里摸鱼,眼睁睁看着一条草鱼在河里游泳,愣是不敢下去,因为草鱼身边卧着一盘蛇。有一次到大豆地里割草,看到黄豆叶上的豆虫,我的灵魂差点没有被吓出窍来。软体动物,我都害怕,包括蚯蚓。
小时候家周边好多河,里面还有鱼。我们小伙伴就地取材,弄点竹竿制成鱼杆,然后五分钱买个鱼钩,在地里找点蚯蚓,就有模有样的钓鱼玩儿。小伙伴们都很会抓蚯蚓,但是我不敢碰那玩意,太吓人了。
蚯蚓是一种很常用的中药,这是我读大学时候学到的知识。刚开始不敢相信,这玩意也是中药?这玩意确实是一种中药,而且是一种很古老的中药。中药最古老的典籍,《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蚯蚓入药的记载。只不过蚯蚓在中药里不叫蚯蚓,而是叫地龙。
地龙是好中药,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病症。
我在临床上也会经常用到地龙,只是在开处方时候会想到蚯蚓的样子,往往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来。
(附: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主含多种氨基酸。由于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陶弘景谓:“若服干蚓,须熬作屑”。传统用地龙,制法很多,主要有药制、醋制、熬制、酒制、油制、蛤粉炒制、盐制等法,使其质地松泡酥脆、去毒性、矫正臭味及便于煎制服用。
禁忌: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者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