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肺结核病人的传染?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人体肺组织,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情况下引发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确诊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等相关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后明确。
 
肺结核常见症状有持续性低热、夜间盗汗、胸痛、咳嗽咳痰等。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肺结核属于法定乙类防控管理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积极预防。那么,如何预防肺结核病人的传染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隔离传染源。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可有排菌发生,是引起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来源。对确诊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就地隔离,预防引起他人的感染。
 
(二)切断传播途径。
 
肺结核传播途径主要以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经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为主,所以预防肺结核病人感染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呼吸道隔离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1.建立完善的防治系统,健全各级抗痨机构,积极开展防痨宣传,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
 
2.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规律休息,均衡膳食,平和心态,适度运动,保持机体正常免疫力。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房间的通风换气。
 
3.接种疫苗也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卡介苗来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伟丽·副主任医师
刘伟丽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可处方
山西省一O九医院感染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0595|响应时长15分钟
擅长:艾滋病,狂犬病,新冠肺炎,梅毒,水痘,肝炎,结核,等各种传染病。并且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擅长对各种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30
问医生
#预防#常见症状#感染内科#肺结核病,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肺结核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盗汗CT显示易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国家乙类传染病,经系统化治疗可治愈简介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继发性肺结核是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再次感染后发生的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盗汗、乏力等较为明显。与原发性肺结核相比,较易出现空洞和排菌,传染性较强。主要是抗结核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可治愈[1]。症状表现[1]: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典型可疑症状。全身症状多表现为发热,长期午后潮热(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部分病人出现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诊断依据[1]:根据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及病史,结合痰中检出抗酸杆菌阳性,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CT轻型表现为斑片、结节及条索影,重者表现为大叶型浸润(在一个肺叶或肺段里发生的斑片浸润)、干酪性肺炎、多发空洞形成,可确诊继发性肺结核。疾病类型[1]: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是否有传染性[1]: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传染方式: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病人,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罕见。部分为潜伏在病灶中的结核菌重新激活和增殖引发,涉及体外传播;怎么预防[1]?接种疫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措施;预防性化学治疗:主要应用于受结核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HIV(艾滋病)患者、痰涂片阳性(痰找结核菌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吸毒者、营养良者等;一般预防:勤洗手,多通风,咳嗽喷嚏时捂住口鼻减少飞沫传播。是否常见[1]:常见,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发病率为78/10万。继发性肺结核可发生在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治愈后的任何年龄段,成人中常见,目前有明确数据描述其发病率。是否可以治愈[1]:可治愈。抗结核治疗最终目的为彻底杀灭结核病变中半静止或代谢缓慢的结核分枝杆菌,使得完成规定疗程后复发或复发率很低。是否遗传[1]: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刘伟丽·副主任医师李侗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