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医生,临床诊疗中也会听到部分患者或其家属的疑惑声,说某个抗抑郁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会写到,这个药会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这让他们对服药的安全性产生了疑问。
这个说法的背景是,2004年美国FDA要求在美国所有上市的抗抑郁药物生产厂商在药物说明书中加上黑框警示,即警告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可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增加相关。2007年,FDA又把年龄上限提高到25岁,尤其是治疗初期或增加药量期间,关注患者的自杀风险。
众所周知,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患者可能会有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有数据显示,国内40%自杀者可归因于抑郁症。而这些自杀者中,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抗抑郁药物治疗。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能快速持久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其获益-风险比明显支持使用抗抑郁药物。国外的多数研究显示,随着安全性较高的抗抑郁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的自杀率是明显下降的。但是不同学者间的研究结论也是有较大差异的。
当下,在抗抑郁药物与患者自杀风险没有绝对定论的前提下,主流观点是医生应加强对患者合理的用药选择,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在用药早期进行密切监测,足量足疗程治疗,降低其复发风险,定期随访等。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外表不能承受之重——躯体变形障碍,你会诊断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从减肥误区看神经性厌食症的诊疗要点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明星抑郁自杀,谈谈抑郁障碍分型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老年性痴呆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青少年网瘾,家长心中的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抗抑郁药是不是越贵越好?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心理治疗之伦理规则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给男人性冷淡支支招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特别爱睡觉,有可能是病吗?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难治性抑郁的治疗策略

常向东
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