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多呈慢性感染过程,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丙型肝炎属于法定乙类防控管理传染病之一。
丙型肝炎的诊断须要通过流行病学史资料、及相关病原学化验检测来判断。明确诊断后需及时根据肝功能、丙肝病毒载量以及影像学等检查及时采取保肝、抗病毒等治疗,以防病情进展。那么,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传染源的存在。
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该病的传染源。其中,丙肝慢性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一些。
(二)恰当的传播途径。
1.输血以及血制品。近年来,由于血源管理的严格化,输血以及血制品感染丙肝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反复输血以及血制品仍是丙肝的高发人群。
2.血液透析、器官移植、针刺、注射等。器官以及骨髓移植、血液透析者、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者仍为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
3.性传播。同性恋以及多个性伴侣者为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
4.母婴传播。丙型肝炎可通过母婴途径引起新生儿的感染。
5.社区获得性感染。这种情况多因生活密切接触引起。
(三)易感人群的存在。
人群对 HCV 普遍易感。丙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文章 轮状病毒肠炎需要住院治疗吗?
刘伟丽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一O九医院
文章 Q热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刘伟丽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一O九医院
文章 肺结核吃什么消炎药?
刘伟丽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一O九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