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王先生于去年12月因为咳嗽咳痰,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CT提示右肺门肿块,肺穿刺活检,经免疫组化辅助诊断,病理提示为腺鳞癌。基因检测结果为:肿瘤细胞PD-L1高表达,表达占比80%;EGFR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丰度为28.4%,TP53第5外显子错义突变,丰度34.8%。一线治疗主诊医生选择了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一个月后病灶略有缩小,然后继续口服阿法替尼3个月后病灶增大,提示靶向药耐药。考虑到病人PD-L1高表达,主诊医生建议使用免疫治疗联合白蛋白纳米紫杉醇,3周期后病灶显著缩小,几乎缩小了80%。
关于这个治疗方式,王先生是有疑惑的,靶向药效果不佳,而且维持时间这么短,而免疫治疗效果如此好,为何不最先使用?先用靶向药是不是耽误了自己病情?
关于这个病人的治疗模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病人属于混合型肺癌,既有腺癌成分,又有鳞癌成分,而且有EGFR 19外显子突变,所以首选二代阿法替尼,阿法替尼是唯一有鳞癌适应症的靶向药,而且对敏感基因EGFR突变的腺癌有效。至于为何靶向治疗维持时间这么短,这么容易发生耐药,与P53共突变及PD-L1高表达均有关系。
肺癌病人既有EGFR突变,又有PD-L1高表达,到底是先靶向还是先免疫?
根据NCCN指南,对于具有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不建议使用PD-1 / PD-L1抑制剂,因为存在致癌基因时,免疫治疗缺乏益处。既往研究显示,对于EGFR阳性、高PD-L1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单药帕博利珠单抗(K药)无效。
过去研究均认为:对于没有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使PD-L1表达超过50%,还是应该将靶向治疗放在首选。目前的证据均不支持在靶向治疗之前使用PD-1 / PD-L1抑制剂,即使对于超高PD-L1表达的患者。
除了EGFR基因突变患者之外,其他ALK基因、ROS1基因,只要符合靶向治疗条件,均应该首选靶向治疗。
但是,当靶向治疗耐药之后,这种PD-L1高表达的病人二线则可以选择免疫治疗。从上面案例也显示,这种治疗疗效显著。但从既往临床试验来看,有敏感基因突变肺癌病人使用免疫单药效果差,所以治疗上通常以联合为主,化疗联合免疫、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加化疗加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三种组合。但上面这个患者有鳞癌成分,贝伐珠单抗禁用,主诊医生选择了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所以,从整个治疗过程来看,属于比较规范的。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肺癌晚期治疗策略:放化疗与人文关怀


医者荣耀
文章 如何选择一家好的肿瘤医院?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肺癌治疗:如何选择最佳医院及治疗方案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肺部不适,警惕肺癌隐患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肺癌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关键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肺癌?


药事通
文章 X光工作者如何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肺癌早期发现与治疗:案例分析及日常保养


医疗之窗
文章 肺癌治疗新思路:手术、放化疗与中医中药相结合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面对晚期肺癌,我们该如何应对


健康管理专家
我爸被诊断出中晚期肺癌,之前在沈阳肿瘤医院做了手术,但医生说不能再做手术了,想请教一下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介入与放疗中心
总交流次数:57

李晓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患者有一个T4期的肿瘤,手术已经切除,但医生建议进行局部放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患者想知道放疗的剂量和对局部的控制率,并且担心肺部是否有转移。
就诊科室:介入与放疗中心
总交流次数:83

万信标
主治医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
患者25年前曾经做过肺部肿瘤手术并化疗,近期出现咳嗽和积液,肺部肿瘤五项癌胚值高,疑似肿瘤复发。
就诊科室:肿瘤内科
总交流次数:13

姚忠强
副主任医师
三二0一医院

李开国
主治医师
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骆长永
主治医师
中医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赵奇光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