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时刻危及生命!开脑手术合并即时检查更安全

王泓源·三甲医院医生
王泓源
三甲医院医生

依据国人十大死因统计显示,脑血管疾病列为国人10大死因的第2到4位,每年夺走难以计数的宝贵的性命,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正是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脉瘤是因长期受到血流不平均的压力,造成动脉血管鼓出一个囊泡,形成血管瘤。像是先天性血管异常、动脉硬化高血压都会导致血管瘤,而且95%无症状,常是健康检查时经核磁共振血管摄影或电脑断层血管摄影被发现。

囊泡变大,导致血管壁变薄,也就很容易引发破裂了。根据数据显示,当瘤体介于0.7至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2.6%;大于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14.5%;大于2.5公分时,5年破裂率则高达40%。血管一旦破裂,甚至来不及到医院抢救。

脑动脉瘤可选择“开颅”或“栓塞”

脑动脉瘤主要治疗方式有“开颅夹除”及“动脉瘤栓塞”两种手术。

动脉瘤栓塞治疗(以白金线圈填塞动脉瘤腔)的好处在于手术属于微创,比较不像开颅手术那样需要动大刀。不过,线圈容易从动脉瘤颈溢出至血管内,甚至导致中风。因此,如果选择做栓塞,最好是经由医师评估脑动脉瘤的位置。

开颅夹除属于精密困难手术,而且大家听到“开颅”会比较担心。除了医师经验丰富,并有良好团队配合,还可以透过高端设备提升成功率。

目前,已经有可以同步血管摄影的设备。夹完的当下可直接进行脑血管摄影,确认中大脑动脉瘤是否夹除完整;如效果不佳,因仍在手术中可马上做调整,同时避免病人在术后情况尚未稳定下,从加护病房移到检查室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务必即时“除雷”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在未破裂前几乎无明显症状,除非做高阶健康检查发现,否则很难被诊断出来。

症状轻的话,会有像是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或突发如被棒子重击的头部剧痛。有些病人也会产生神经异常症状,如: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扩大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失语症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的问题,如果意外破裂,死亡风险非常高。

建议有家族病史者、动脉硬化症状者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的三高族等,应定期做脑血管健检。常有头痛症状者,务必前往就医,及早揪出潜在脑动脉瘤。

#概述#心血管内科#脑瘤术后复发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包括原发性脑瘤和继发性的脑转移瘤临床有头痛、呕吐、视线清、昏迷等表现大多为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主简介脑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脑癌,包括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癌肿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具体有胶质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等。临床有头痛、呕吐、视线清、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或伴有语言、运动或听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病原因尚明确,电离辐射为常见原因。脑瘤的发生率约为1.9~5.4人/(年·10万人),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1]。本病大多为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以手术治疗为主。症状表现:脑瘤的典型表现是头痛、呕吐、视线清、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或伴有语言、运动或听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诊断依据:依据头痛、呕吐、视线清、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及语言、运动或听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脑瘤可做出诊断。脑瘤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可分为原发性脑瘤和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包括发生于颅内的胶质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等。继发性脑瘤: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脑瘤的发生率约为1.9~5.4人/(年·10万人),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能治愈,预后较差。通过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泓源·三甲医院医生伊志强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