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会不会上瘾?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一个重要药物,但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提胰岛素色变是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怕注射疼痛,多次注射影响生活质量及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上瘾等等,于是,很多需要靠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宁愿忍着血糖控制不稳定带来的伤害,也不愿接受注射胰岛素。今天就给大家谈谈注射胰岛素会不会上瘾的问题。
  细胞象一个小家庭,靠“细胞膜”与外界隔离开来,以维持内部的稳定和发挥其功能。几十万亿个“家庭”组成了人体这个“大社会”。葡萄糖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摄入的淀粉类食物经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变成我们可以测到的“血糖”。血糖必须进入细胞中才能变成可以被利用的能量。由于细胞膜的阻挡,葡萄糖必须通过在细胞膜上的许多特殊的“门”才能进入细胞,平时些“门”大多是关闭的,而胰岛素是唯一开启这些门的钥匙。进食以后“血糖”升高,胰岛立即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细胞膜上的“门”全都打开,使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快速地进入细胞内,在平时,胰腺只分泌少量的胰岛素,细胞膜上只有少数的门处在开启状态,从而让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正常范围。如果胰腺产生的“钥匙”不足不能打开足够的“门”,就会发生1型糖尿病;如果细胞膜上的“门”数量减少或者出现故障,不能打开,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胰岛起初会过量生产胰岛素“钥匙”以增加与功能良好的“门”接触的机会,但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到晚期功能会衰竭,也不能产生足够的“钥匙”。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和中晚期的2型糖尿病要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但是,很多病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激素”,打了以后就要一直打下去,会对胰岛素产生“依赖”,就象毒品上瘾一样,对胰岛素有相当的恐惧感,大有“谈虎色变”之势,对打胰岛素能拖则拖,宁愿吃4,5种降糖药也不愿打胰岛素,结果不仅血糖控制不好,肝肾因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发生了损害,这时候在打胰岛素的话,对自身脏器的保护作用已大大减少,胰岛素也不能在短期内撤除,更让人产生胰岛素会上瘾的误解。
       在实际诊疗中,糖尿病医师会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会对胰岛功能进行评估,如果胰岛功能确实已经衰竭或是有了衰竭的趋势,则会建议胰岛素治疗。有很多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不能控制的患者仅使用少量的胰岛素即可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减轻自身胰岛的负担,让其得到充分的休息,还有助于胰岛功能的修复和恢复,胰岛素注射可在使用一个阶段后逐步撤除,仍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再者,相对于口服降糖药来说,胰岛素的副作用是最小的,因为胰岛素本来就是人体内存在的内分泌激素,只不过糖尿病患者的分泌量远远小于正常人,需要找“外援”而已。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保护了自身的重要脏器,延缓慢性并发症,而且还避免了胰岛素所谓的“瘾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胰岛素的剂型、给药方式和给药途径都有了长足发展。目前胰岛素有超短效,短效,中效和长效剂型,针对不同的病患可以一天注射4次,3次,2次和1次,可以单独使用、放入胰岛素泵中或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运用灵活机动。除了皮下注射外,口服的,雾化吸入的,皮下埋植的胰岛素也在研发之中。胰岛素的使用将会越来越方便,灵活机动,可以为不同患者的需求“量身定做”,给病患带来更多的益处和更小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志宏·主任医师
王志宏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好评100%|接诊量29549|响应时长7分钟
擅长:1.糖尿病(血糖高,低血糖,降血糖,糖尿病用药指导,胰岛素用药指导,儿童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轻度乏力,口渴,胰岛素缺乏,糖代谢调节异常)2.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便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足)3.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促甲状腺激素调理)4.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血压异常,血压高,降血压)5.高血脂(血脂高,降血脂,清血管)6.高尿酸(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高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降尿酸,祛湿)7.内分泌疑难杂症(脑垂体瘤,生长激素,乳房早发育,肢端肥大,库欣综合征)8.肥胖(减肥,减重,祛湿,脾胃调理,减肥塑身)9.增重(增体重,BMI,增肥)
¥50
问医生
#内分泌科#药物治疗#内分泌科#糖尿病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志宏·主任医师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