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1
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但首次发作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组,男女患病率近似。本病在欧美多见,我国近年CD发病率逐渐增多。
【病理】病变分布可有:同时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右侧结肠,仅累及小肠及局限在结肠者。病变累及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较少见。CD的大体形态特点为:①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而不呈连续性;②黏膜溃疡的特点:早期呈鹅口疮样溃疡;随后溃疡增大、融合,形成纵行溃疡和裂隙溃疡,将黏膜分割呈鹅卵石样外观;③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CD的组织学特点为:①非干酪性肉芽肿,由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可发生在肠壁各层和局部淋巴结;②裂隙溃疡,呈缝隙状,可深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③肠壁各层炎症,伴固有膜底部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黏膜下层增宽、淋巴管扩张及神经节炎等。肠壁全层病变致肠腔狭窄,可发生肠梗阻。溃疡穿孔引起局部脓肿,或穿透至其他肠段、器官、腹壁,形成内瘘或外瘘。肠壁浆膜纤维素渗出、慢漫性穿孔均可引起肠粘连。
向本文作者提问

郑秋立住院医师自营医生
新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99%|接诊量18556|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囊炎,胰腺炎,胆结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息肉,肠梗阻,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肝性脑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胃癌,肠癌,痔,疝气,斜疝,直疝,股疝,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
¥15起
问医生
#青少年#全身症状#消化内科#大肠和小肠克罗恩[克隆]病#克罗恩病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青少年多见,多发生在18~35岁目前可治愈,积极药物维持治疗病情可好转简介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构,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分布。目前病因尚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本病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克罗恩病目前法治愈,但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缓解症状。症状表现:克罗恩病典型症状是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诊断依据:通过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典型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肠道黏膜存在非干酪性肉芽肿即可确诊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有哪些类型?1.根据疾病行为(B)可分为:非狭窄非穿透型(B1)、狭窄型(B2)、穿透型(B3)2.根据病变部位(L)可分为:回肠末端(L1)、结肠(L2)、回结肠(L3)、上消化道(L4)3.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1)CD活动指数(CDAI):活动期、缓解期(2)临床表现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克罗恩病常见。以青少年多见,高发年龄段为18~35岁。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克罗恩病可以治愈,但经过积极的药物维持治疗后病情可好转,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要注意预防疾病反复发作。是否遗传?是。克罗恩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