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疾病,应早期积极应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应当评估患者的病史、目前症状和功能水平,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治疗反应、评估自伤和自杀风险(是否有蓄意过量服药企图)、耐受性、患者自己对治疗药物的偏好、药物治疗费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适应症的药物。
2、综合治疗
精神障碍的成功治疗还包括其他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长期治疗
大多数精神疾病为慢性过程,需要长期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急性期治疗药物应当足量足疗程,控制患者各种精神症状。长期维持治疗则为了减少复发 恢复社会和职业功能。长期维持治疗的时间视药物种类和所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的疾病病程发展而定。
4、个体化治疗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患者对药物治疗得态度。治疗前应当评估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状况、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的合理用药。一些药物可能需要小剂量起始,这样可以降低药物早期得不良反应。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精神障碍里的自伤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认识抑郁症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拒食的原因是什么?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6大重性精神疾病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认识到自己精神异常改如何处理?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精神疾病患者长程治疗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戒断综合征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精神病患者杀人需不需要付法律责任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神经症性障碍

姜海彬
主治医师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