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庆雨

当别人向我诉苦抱怨,我觉得很无力。我该怎么办?

当别人向我诉苦抱怨,我觉得很无力。我该怎么办?

有一位同学说:我姐姐总是在跟我表达她婚姻里的委屈,让我觉得很无力,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个很常见的问题。

有很多人会特别讨厌别人在自己面前有负面情绪,觉得满满的负能量。

比如说,有的妈妈对孩子的抱怨等负面情绪不耐受。会在孩子哭的时候制止他,会在孩子抱怨的时候矫正他。

首先我想说的是:负面情绪一定会传染吗?

其实不一定的。

别人的抱怨、委屈是别人的,其实跟你没多大关系。如果你的内在能保持界限,那些并不会影响到你。如果别人的负能量对你产生了影响,说明你跟他形成了某种融合或共生。

这时候你要思考的是:我是怎么丧失了界限,被他人的负面情绪给冲击到的?

当别人在对你抱怨和诉苦时,如果你觉得压力很大、很烦,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可能你内在有一个限制性信念在深深影响着你:

“你在受苦,我必须要帮你脱离苦难。”

你在抱怨生活,我就应该思考如何帮你解决问题。你在抱怨我,我就应该做点什么改变来让你心情好。你在诉苦谁谁对你不好,我就应该帮你出主意去应付他。

可是我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啊,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并不想帮你,我自己的世界也是乱糟糟的,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这一切。

这时候我就会感觉到很烦了。我的内在就会有两股能量在瞬间冲突,让我无法消化。

因此,当别人在对你诉苦抱怨的时候,如果你感觉到很烦、很无力,那么首先你可以欣赏一下自己:

我很有爱心,我很想帮助他,很想让他满意、开心。

虽然表面上你很烦他,可是在你的内在,却是因为你很想帮他。你无法接受不想帮他时冷漠的自己,所以你希望他能闭嘴先不要向你求助。

所以,并不是他人的诉苦让你压力大了,而是你想拯救他的心让你压力大了。

可是,诉苦的人并不是一定在寻求帮助。

当别人在对你诉苦时,有时候只是想告诉你他过得不开心而已。他想告诉你他的一种心情,并不是一定要得到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掌握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诉苦的人其实通常都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他们只是没有准备好去面对。他们被情绪所裹挟,处于一种低能量的状态,难以认真思考。

有时候人不知道该怎么做,不是不知道方法和道理,而是没有能量。是低能量状态,限制了人积极解决问题。

所以当别人在诉苦和抱怨的时候,如果你还在积极讲道理。你的道理会强迫他去思考,继续消耗他的能量,这会让他变得很烦。这就是为什么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讲道理,会让他很烦。

因为诉苦的人在表达心情,而你却在解决问题。

这种被打岔的感觉,真的很不好。他们就是想说说而已,所以你就先不要自作多情、自告奋勇地想帮他解决问题。

所以,如若我们真的想帮助别人,其实不是要提供给他一个方法,而是帮他恢复一点能量。

怎么帮他人恢复解决问题的能量呢?

倾听和认同就可以。

倾听,就是对他们很好的安慰。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做。让他们把话说完,你最多就是附和一两句:哦,嗯,是啊。

如果你想做更多,那么你可以来点认同:是啊,好苦啊,那人好坏啊,那怎么办呢?

带有认同的倾听,就是帮助他人恢复能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倾听可以给到他人一点慰藉,让他自己有空间可以安放下自己的委屈,从而有能力发展出应对的力量。

如果你觉得倾听很难,其实是因为你自己对他苦难的状态不耐受,你不能允许他待在苦难里。这时候你可以去思考的就是:你为什么不能允许他待在痛苦里呢?

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痛苦都是需要即刻解决的。有时候人沉浸一会儿,正是一个喘息的空间。你只需要相信他,等他准备好了,他自然就会去解决这个痛苦了。

如果你觉得认同很难,特别想矫正他的观点,其实也是如此。你希望他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思维,来帮他尽快的走出困难。这时候你就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那么想拯救一个人脱离痛苦呢?

有的人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帮他恢复解决问题的能量?

我说的是如果你爱一个人的前提下。他跟你没关系,或者你恨他、不想管他,你也不想他好,不想维持跟他的关系,那么你 duck 不必这么做。

对于一个在诉苦抱怨的人,你之所以不愿意帮他,是因为你自己也没有能量了。

这时候你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恢复自己的内在能量,让你自己的生命得以充盈,能量得以彰显,那就是你需要别人的倾听和认同了。

能不能帮到别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觉得帮别人很烦的时候,正在提示你,你更需要被帮助。

如果你觉得很难允许别人在委屈里呆着,可能是你对自己的委屈没有承受力。当你感觉到委屈时,你既不会诉苦,也不会抱怨。你只想自己默默地改正掉,一个人默默地去承受。

你平时不会表达委屈,所以面对别人委屈时,你就很想让他拿掉这个委屈,跟你一样不要表现委屈。你并不能允许自己的委屈安然存在着。

这时候你就需要多去诉说你自己的内心,让别人可以听你诉说、认同你的委屈。听的人多了,你的能量就恢复了。

有的人担心这样会成为祥林嫂。祥林嫂真的很悲哀,一直在说,却从来没有人想听。如果你也混到了没人想听你委屈的地步,那么你要反思的就不是当下这个问题了,而是你怎么混到了全世界 70 亿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你。

其次就是,祥林嫂一开始都是有人倾听的。只是她连死了两任丈夫,又死了唯一的孩子,这个悲伤太大,加上祥林嫂的文化水平不会表达只能车轱辘话,这么极端的情况才能把别人说烦。

偶尔表达委屈,并不一定会让别人烦。

但你可能觉得表达委屈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正如你觉得别人对你表达委屈也会给你带来麻烦一样。

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我猜开篇说到的这位姐姐并不是那种厚颜无耻的人,不是那种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她只是有很多经验告诉她:表达委屈,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心疼和安慰而不是给别人添麻烦,只不过在你这里是种麻烦。加上你也不表达你的无力,她就不知道。

这正是你需要学习的地方:

当你不再想去解决委屈时,表达委屈就是一种跟人连接的方式了。

健康的关系其实就是这样的:

你抱怨一通,我抱怨一通。你说 ABC,我说可不是么,我再说 DEF。即使你在抱怨我,我也可以抱怨你。我们相互吵一通,然后爽了又彼此和好。

彼此抱怨够,诉苦到尽兴,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和谐的画面了。谁说和谐,一定要通过解决问题而产生呢?通过相互抱怨,也可以实现和谐。

坦然的表达自己的委屈,允许自己有委屈。表达委屈,也是跟人连接的一种方式。

当你有了这种能力,你就可以和别人一起相互哭诉彼此生活中的委屈了,这也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画面。你要知道两个人的关系,不一定非要那么伟光正,表达委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一、工作程序与相关知识 尊重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无条件尊重求助者”。 尊重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咨询师的尊重恰好能打消求助者的顾虑,让求助者能体验和感受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敞开心岸,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 尊重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尊重本身就会产生明显的助人效果; 尊重可以激发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求助者的潜能,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为了理解和掌握尊重的意义,恰当地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应着重理解和掌握。 (一)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 (二)尊重意味着平等 (三)尊重意味着礼貌 (四)尊重意味着信任 (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6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1 )美沙酮: 美沙酮( methadone )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要作用于阿片μ受体,属麻醉镇痛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化学家合成。1960 年,有研究发现该药能控制海洛因的戒断症状,开始用于戒毒治疗。50 年来,成为欧美西方国家主要戒毒药物。20 世纪 70 年代初,香港地区实施美沙酮治疗计划,取得满意效果,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为是亚洲地区较好的戒毒模式。1993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批准了美沙酮作为阿片类药物依赖替代的治疗药物。 美沙酮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适用于各种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尤其适用于海洛因依赖,也可用于吗啡、阿片、哌替啶、二氢埃托啡等的依赖。由于美沙酮本身也能产生依赖性,因而,凡是不必使用美沙酮替代递减者,可使用其他方法。 美沙酮替代递减法的使用原则是: 单一用药,逐日递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时应坚决。递减程序个体化,大多数可以在 14~21 日内停药。 2 )丁丙诺啡: 丁丙诺啡( buprenornhine )为阿片 p 受体部分激动部分拮抗剂。与阿片 g 受体亲和力强,可置换结合于阿片 g 受体的其他阿片类药物,从而产生拮抗作用。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吗啡的 25~50 倍。用于脱毒的优点是:由于该药与阿片受体分离的速度慢,因而作用时间长,每天一次用药即可突然停用时戒断症状轻;能阻滞吗啡的欣快作用;具有天花板效 ceiling effects ),即当达到一定效应时,即使增加剂量也不增加应。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众所周知,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缓解,那么随之换来的就是午夜时分的辗转反侧,入睡困难。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又会引发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问题。如今,睡眠障碍已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因此,开发出有效改善睡眠的疗法已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新的神经通路,它将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压力和觉醒联系起来。当动物面临压力时,一种名为 促皮质素 释放因子(CRF)的神经元会变得过度活跃,从而引发了失眠和一系列的睡眠障碍。这一发现为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调节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也为开发针对睡眠障碍的疗法指明了方向。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内在生物钟调控,它以24小时为周期波动,组织并安排生理和行为时间,如体温变化、新陈代谢以及“睡眠-清醒”周期,这种称为昼夜节律的现象已经人尽皆知。在哺乳动物中,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中央生物钟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然而,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昼夜节律信号会被关闭,从而使动物保持清醒,这样,即使在原本应该睡觉的时候,它们也可以随时逃离危险。虽然睡眠-清醒周期的暂时关闭对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但由这类危险引起的过度或长时间压力会引发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第一作者、名古屋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Daisuke Ono博士说:“众所周知,生物钟紊乱和压力都会影响睡眠,但目前还不清楚哪条神经通路对于睡眠-清醒的昼夜调节至关重要。” 为了确定这条关键的神经通路,该研究团队使用小鼠进行了研究。他们重点关注位于下丘脑室旁核的CRF神经元上,已知这些神经元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他们研究了当CRF神经元被激活时小鼠的睡眠-清醒周期会受到什么影响。 通过光遗传学工具“光敏感通道蛋白2”在小鼠下丘脑室旁核中表达CRF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神经元是神经通路的一部分,对睡眠-清醒的昼夜节律调节至关重要。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CRF神经元过度活跃可能导致了人类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显示,活化的CRF神经元使小鼠保持清醒,并使它们活跃地四处走动,这意味着它们的清醒状态得到了增强。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小鼠在清醒时CRF神经元仍保持活跃;而当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时,小鼠的清醒和运动能力就会减少。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SCN中的抑制性神经元(GABAergic神经元)在调节CRF神经元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RF神经元的激活刺激了外侧下丘脑的食欲素神经元,从而促进了清醒状态。 因此,是SCN中的GABAergic神经元控制CRF神经元的活动,而CRF神经元介导SCN的昼夜节律并调节睡眠-清醒周期。 Ono说:“我们已经在夜行动物身上发现了这条神经通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夜间和白天的差异是如何在大脑中调节的。” Ono补充说:“在当今社会,睡眠障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的新疗法。” 如果你想马上就摆脱失眠,倒是有一篇很应季的研究不妨做做参考: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