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三)
一、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后负荷后,反射性地增加交感神经紧张度,引起心动过速,β 受体阻滞剂可予以抵消 ;β 受体阻滞剂显著减慢心率后,可能增加左心室容量、舒张末期压力和室壁张力,从而增加心肌氧耗,应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可克服这一不利因素。因此,二者联用较单独用药可发挥更大的抗缺血效果。
二、对于无心绞痛的患者应避免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的用药,也可在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规避心绞痛发作风险。可间隔 5 分钟重复用药,最多 3 次,如疼痛仍未能缓解可静脉给药。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可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但不适宜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长期、持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应注意预留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以应用短效硝酸甘油时最为明显。第 1 次含服硝酸甘油时,应注意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如应用磷酸二酯酶 -5抑制剂者(如西地那非),24 小时内不能应用硝酸。
向本文作者提问

叶伟伟住院医师
驿城区朱古洞乡卫生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872|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医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在临床工作中,擅长高血压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与急性心力衰竭);各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科普等,针对上述擅长领悟有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愿用爱心为您服务!
¥19起
问医生
#心血管内科#药物治疗#冠心病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胸闷、胸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主要需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冠心病法治愈,仍需长期药物治疗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发生的疾病。当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斑块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斑块会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碍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最典型的症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积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确诊。心电图可大致提示冠心病发作的迹象;超声心动图明确心室运动情况;冠脉造影用以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部位。疾病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易消失,如果控制好,有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是否遗传?有。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影响。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