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的六个原则

奥美拉唑的具体作用机制

 
1.抑制胃酸分泌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针对胃酸分泌比较多而引起的一些症状,比如溃疡病、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因胃酸过高而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情况,此外对于由组胺类药物、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胃黏膜保护作用
 
奥美拉唑对由于阿司匹林、乙醇等所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被证明是导致胃溃疡的病因之一,奥美拉唑可以和其他药物联用,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从而达到治疗溃疡病的目的。
 
任何一种药物长期服用时,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是否会带来副作用,奥美拉唑的耐受性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见,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的常见副作用有轻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以及钙和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2.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外周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3.少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奥美拉唑会出现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
 
4.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心悸、皮肤变态反应、水肿、视力障碍、肾炎骨折、乳腺增大、女性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
 
如果副作用轻微,症状会在几天或几周内消失,如果症状严重或没有消失,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实际上,按照正确的方式服用奥美拉唑,副作用出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服用奥美拉唑要注意6件事,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
 
1.不能随意用药
 
奥美拉唑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等的治疗。无上述疾病的患者不要随意用药。严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骨质疏松患者、有胃息肉的患者、合并慢性肾病胃病患者等,要谨慎服用奥美拉唑。
 
2.正确用药
 
国内最常用的奥美拉唑(奥美)剂型有肠溶片和肠溶胶囊,每日用药1~2次,早晨一次服用或分成早晚两次服用,饭前30分钟服药最佳。肠溶制剂需要整片吞服,不得嚼碎,否则将破坏肠溶衣膜,影响药效,不要随意增减药量。
 
3.短期用药
 
建议短期治疗,按照治疗疗程用药,一般服用奥美拉唑(奥美)时,胃溃疡患者需要用药4~8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疗程为2~4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一般也以4~8周为一个疗程。
 
4.合并用药禁忌
 
奥美拉唑经常会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但是奥美拉唑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或代谢,要注意避免同时服用,如阿司匹林、他汀类、硝苯地平、氯吡格雷、泼尼松、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华法林、克拉霉素等等;对于合并用药较多的患者,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正确用药。
 
5.定期检查
 
短期用药的患者要定期复查疾病状况,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而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最好也定期做好肝肾功能检查和胃镜检查。
 
6.用药的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在服用奥美拉唑的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降低心理压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康复,从而减少用药。
向本文作者提问
周晓·副主任医师
周晓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
好评99%|接诊量4498|响应时长72分钟
擅长:肺部结节(肺部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食管癌、手汗症、头汗症、赤面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肿瘤(胸腺瘤等)、漏斗胸、肺转移瘤、血胸、肋骨骨折、胸腔积液等胸部疾病微创单孔、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早期诊治,尤其擅长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治疗肺磨玻璃结节,同时开展肺磨玻璃结节的消融治疗。支气管扩张、肺隔离症、肺部良性肿瘤、肺部错构瘤、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间质瘤、胸腺瘤、纵隔肿瘤等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以及胸部外伤、肋骨骨折、食管异物的急救处理。
¥60
问医生
#腹胀#心悸#水肿
阅读数 5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反复发作的腹胀和(或)腹部膨胀表现为腹部胀满感、压迫感、和(或)腹围增大等治愈较困难,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简介功能性腹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国内研究显示:功能性腹胀患病率约22.25%,且女性多见,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功能性腹胀是指反复发作的腹部胀满感、压迫感或者气体堵胀感,和(或)可观测到的腹围增大(腹部膨胀)。典型的症状是腹胀和(或)腹部膨胀,白天逐渐加重,晚上减轻,较少发生腹泻,偶有腹痛。本病目前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纠正内脏感觉过敏、改善情志、调节肠道菌群等方法进行治疗,西医目前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比较有优势。本病治愈较困难,常反复发作。如及时治疗,腹胀可逐渐加重,导致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肺疾患。症状表现:功能性腹胀主要表现为腹胀和(或)腹部膨胀,白天逐渐加重,晚上减轻。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反复出现腹胀和(或)腹部膨胀,平均至少每周1日;腹胀和(或)腹部膨胀较其他症状突出的特点,结合血常规、血生化、便常规、便潜血实验、结肠镜、胃镜、影像学等检查,可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或餐后适综合征等,综合判断后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是消化科常见病。国内研究显示:功能性腹胀患病率约22.25%,且女性多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治愈较困难,常反复发作。西医目前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比较有优势。如及时治疗,腹胀可逐渐加重,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肺疾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周晓·副主任医师刘揆亮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