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是一种多发于长骨干骺端的骨性隆起,又称外生骨,是儿童期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最初发现年龄一般在5~15岁,男性大于女性。骨软骨瘤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单发患者占绝大多数,单发与多发的比例约为(8~10):1。

       病因不明,可能和先天性因素有关。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有家族史。临床表现多为偶然触摸到的包块,关节周围多见,无疼痛或压痛。多见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和躯干的上下肢带骨,膝关节上下最为常见,其次是腕关节、踝关节、肱骨上端和股骨上端,手足的小骨少见。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骨软骨瘤切除后复发的几率非常低。骨软骨瘤恶变率极低,单发者恶变率小于1%,多发者较单发者恶变率高,可高达5%~10%,主要恶变为软骨肉瘤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建奇·住院医师
李建奇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周口市中医院中医骨科
好评100%|接诊量1253|响应时长369分钟
擅长: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剑鞘囊肿,各类骨折等相关疾病。
¥30
问医生
#成软骨(母)细胞瘤 NOS (D16.-)#肋骨良性肿瘤#造釉细胞瘤(釉母细胞瘤)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由基因突变所致好发于儿童及青春期,瘤体待发育停止后再生长症状需治疗,有症状经手术切除可治愈简介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以累及软骨化骨的骨骼系统多发性外生性骨疣为特征,是由双亲传递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骨软骨瘤为一种良性骨肿瘤,可进行性增大,通常儿童期及青春期发病,成年期停止生长,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临床上通常症状,一般需特殊处理,但如果随着瘤体的长大,仅出现疼痛、骨折等症状,还严重影响外观或出现恶变,则需进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1]。症状表现:骨软骨瘤为骨表面的骨性突起,本身症状,伴或伴有轻微疼痛或适。瘤体一般随生长发育而增大,待发育停止后再生长。瘤体过大时,可能出现疼痛、骨折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骨表面有骨性突起,伴有疼痛感等),并结合体格检查、X线检查的结果即可确诊,如怀疑有癌变可能,可行CT或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范围。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否。骨软骨瘤病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骨病,其发病率约为1/5000,男女的比例约1.5:1,70%~80%的骨软骨瘤发生在10~20岁的青少年期[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过及时且规范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预后较好。是否遗传?是。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4]。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建奇·住院医师刘文生副主任医师北京积水潭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