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普利药和沙坦药两类降压药
普利类(ACEI)和沙坦类(ARB)是慢性肾病治疗不可获取的两类药物,作用广泛。基础作用是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水平,坚持长期服用在改善肾小球纤维化、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这俩“兄弟”由于作用机制基本相同,所以可以互为替代性药物。目前已经在慢性肾病治疗中小有成就,也有了比较成熟的用药方案。
那这两类药有不同的地方吗?可以任意替换吗?具体来看看有哪些不同?
一、属性不同
普利类降血压药一般是变换酶受体拮抗剂,主要起到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沙坦类的降血压药是归属于变换酶蛋白激酶二抗剂,起到抑制作用。属性不同,但作用机制相同,殊途同归。
二、副作用有差异
普利类药物在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同时,也会抑制缓激肽分解,如果血液中太多缓激肽蓄积,则会造成干咳的情况,沙坦类药物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风险较高,沙坦类药风险较低。
三、优势作用
普利类药物与沙坦类药物相比,除了降压、尿蛋白、护肾相同的作用之外,预防心衰的作用更优。通过收缩血管,可以改善外周心脏血管及冠状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液流通,阻止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可以随意互换吗?
最近一段时间气温骤降,导致部分肾友的血压开始出现波动,有一位之前就诊过的慢性肾炎患者私下留言说:我一直服用卡托普利的药物,最近血压有点不稳定,而且还总是咳嗽,能不能换成氯沙坦钾之类的药物?
如果出现明显普利类药物不耐受的情况,可以考虑替换为沙坦类药物,但还要多加注意这些事项。
1、剂量问题
沙坦和普利类药物包括多种药物。沙坦比如替米沙坦、缬沙坦、氯沙坦等等,普利类包括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等。
不同类型的这些药,规则剂量也会有所差异。比如我们常用的缬沙坦就有40mg和80mg的两种。而转换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摄入量,以保证血压不出现大幅度波动,稳定住肾功能。举个简单例子:
如果你现在正服用10mg剂量的贝那普利,可以替换成同等规格的福辛普利,但如果换成氯沙坦需要服用50mg剂量,缬沙坦则诶80mg剂量。
如果盲目换药,却没有搞清楚剂量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降压效果。而且对肾功能及防治心血管并发症都不利。
2、预后问题
肾病患者服用降压药,不仅是为了控制血压稳定,还有一方面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早前有研究表明,ACEI 可使心肌梗死及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 9%,而 ARB 类药物却没有相同作用,反而会使心肌梗死发生率上升 。单从这一点来看,换药时还要肾友们一点要考虑到自身基础病,及药物副作用的问题。
从预后角度来看,本身存在高血压、高血脂,还有心血管病相关疾病的肾病患者,应该优先选择ACEI 也就是普利类药物,只要咳嗽等情况不严重,不建议盲目换成沙坦类药物。
向本文作者提问

周晓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
好评99%|接诊量4993|响应时长51分钟
擅长:肺部结节(肺部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食管癌、手汗症、头汗症、赤面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肿瘤(胸腺瘤等)、漏斗胸、肺转移瘤、血胸、肋骨骨折、胸腔积液等胸部疾病微创单孔、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早期诊治,尤其擅长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治疗肺磨玻璃结节,同时开展肺磨玻璃结节的消融治疗。支气管扩张、肺隔离症、肺部良性肿瘤、肺部错构瘤、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间质瘤、胸腺瘤、纵隔肿瘤等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以及胸部外伤、肋骨骨折、食管异物的急救处理。
¥60起
问医生
#肾病内科#肾病#高血压#高血压?
阅读数 8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