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指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齿线远侧皮下的直肠下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在肛肠疾病中,痔是最常见的,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本病以便血、痔核脱垂、肛门不适为临床特点,属中医学中“痔”的范畴。
一、诊 断
(一)诊断依据
- 1.症状
- (1 )间歇性便血排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也可表现为手纸染血。
- (2 )脱垂便后痔核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回复,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时都可脱出。
- (3 )肛门不适可有肛门坠胀、瘙痒、潮湿或异物感。
- (4 )肛门疼痛 有肛门水肿或血栓形成者,可出现肛门疼痛。
- 2.体征
- (1 )肛门视诊需采用卧位和蹲位两种体位检查,肛缘可见皮赘或半圆形隆起或痔核脱出。
- (2 )直肠指检对痔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如直肠癌、直肠息肉等。
- (3 )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线上方粘膜隆起,大小不等,表面充血糜烂或呈灰白增厚。
3.痔的分类
根据痔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 (1 )内痔位于齿线上方,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常见于左侧、右前和右后位。可分为四期。一期内痔:以便血为主,无痔核脱出。二期内痔:排便时痔核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三期内痔:痔核脱出肛外需用手辅助才能回纳。四期内痔:痔核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 (2 )外痔位于齿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可分为三种。结缔组织外痔:肛缘皮赘突起。静脉曲张性外痔:腹压增高时,肛缘皮下静脉丛扩张淤血。血栓性外痔:肛缘皮下有血栓形成。
- (3 )混合痔齿线上下方内、外痔连成一个整体。
(二)鉴别诊断
- 1、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痔病应与肛裂、直肠癌、直肠息肉相鉴别
- (1 )肛裂便血色鲜红,多为粪便表面、手纸带血,也可表现为少量滴血,伴肛门灼热疼或典型的周期性疼痛,肛管前后方可见纵行溃疡或裂痔。
- (2 )直肠癌大便带血及粘液,色暗红,排便次数及性状改变。直肠指检可触及表面不平质地较硬的肿块。内窥镜检查可见肿物呈菜花样、表面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病理学检查多为腺癌。
- (3 )直肠息肉 便血多为粪便表面带血或粘液,一般无滴血或射血。直肠指检可扪及带带质地柔软肿物,活动度大。病理学检查多为腺瘤。
(三)常见并发症
二、治 疗
(一)一般治疗
- (1 )保持大便通畅增加纤维性食物,多饮水。
- (2 )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症状而非根治,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2.具体措施及药物
- (1 )注射疗法有硬化萎缩法和坏死枯脱法两种方法。
- 硬化萎缩法是将硬化剂注入内痔的粘膜下层,使痔核硬化萎缩。对以出血、脱垂为主症的内痔或混合痔有较好的疗效。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常用药物有消痔灵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5%石炭酸甘油、4%明矾水溶液等。
- 坏死枯脱法对操作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可引起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故 l 临床较少使用。
- (2 )物理治疗应用红外线、微波、射频、直流电等治疗仪使痔组织变性、凝固或汽化。适用于内痔的治疗。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症状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2.手术方法
常用的有: 1 )结扎法:有单纯结扎法和胶圈套扎法两种,适用于内痔。2 )切除法:适用于外痔。3 )外剥(切)内扎法:适用于混合痔。4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适用于Ⅱ~Ⅳ度内痔聂混合痔,特别适合环状痔的治疗。
3.术前处理
- (1 )术前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小板、血型、凝血三项、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心电图、胸部 x 线透视或照片。
- (2 )普鲁卡因皮试。
- (3 )肠道准备术前晚口服轻泻剂(便塞停 2 片),术前 2 小时用温等渗盐水 500~l 000mL
- 灌肠。
- (4 )肛周皮肤剃毛,清洁肛门。
- (5 )必要时于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 0.1g。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小儿肛裂》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痔的发病机制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肛裂的治疗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肛肠疾病的常见原因(一)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肛肠疾病常见原因(二)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肛肠疾病常见原因(三)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认识坏死性筋膜炎(三)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认识坏死性筋膜炎(二)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认识坏死性筋膜炎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文章 肛肠疾病术后尿不出来(一)

车洪涛
住院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