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五大类药物

根据药物进入临床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1
利尿剂:
 
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和噻嗪样利尿剂吲达帕胺。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排钠来降压。
 
优势为:作用较缓,降压平稳,对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者疗效更满意。
 
劣势为:降压作用较弱,长期使用有低血钾的风险,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的代谢,容易诱发痛风
 
2
β-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的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第三代的阿罗洛尔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降压,第三代还有血管扩张作用。
 
优势为: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治疗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总体死亡率。对以舒张压(低压)高为主的高血压,对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精神因素占主导的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劣势为: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3
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
 
俗称地平类降压药,代表药有第二代的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第三代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氧耗量而降压。
 
优势为:降压作用强,安全,可用于所有的病例,慢性肾衰竭也可以使用,而且降压的同时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劣势为:面色潮红,头痛,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体位性低血压等。第一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片因为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甚至猝死而被禁止。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俗称普利类降压药,代表药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其它还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来降压。
 
优势为: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保肾),是肾脏病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不影响性功能,对血尿酸、血脂、血糖的代谢有益处。
 
劣势为:干咳,一些人常常因为干咳而停药;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对胎儿有影响。禁用于孕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俗称沙坦类降压药,代表药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压。
 
优势为:具有普利类降压药的所有优势,但没有干咳的副作用。
 
劣势为:与普利类降压药相似。
向本文作者提问
荆浩·主治医师
荆浩主治医师可处方
桓台县人民医院脊柱科
好评100%|接诊量38485|响应时长1097分钟
擅长:膝髋踝关节疾病,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四肢骨折,骨质疏松疾病的诊治和手术治疗。
¥20
问医生
#诊断#合理用药#药物治疗#高血压#高血压Ⅲ#高血压Ⅱ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荆浩·主治医师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