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引起股骨头坏死?

一、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很多,但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目前主流的学说有两种:

 

1、脂肪栓塞学说;

 

2、骨内血管损害及骨内高压学说。

 

二、但股骨头血供的破坏是股骨头坏死公认的最重要病理基础。

1、脂肪栓塞学说认为骨坏死最初的原因是由于脂肪栓子梗死于骨内血管,局部形成血栓,进一步引起骨髓坏死,骨缺氧,骨细胞死亡。 

2、骨内血管损害及骨内高压学说则认为骨坏死类似一种筋膜间隔综合征,主要由骨内血管外的压力增高所致。

 

三、基本病因:

 

1、髋部外伤:

 

(1)髋部外伤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脱位及股骨头骨折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

(2)因为血管通过股骨颈进入到股骨头,一旦发生骨折,股骨头的血供遭到破坏,股骨头将发生坏死。

(3)但这种缺血性坏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显示出来。

 

2、糖皮质激素:

 

(1)众多研究表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增高直接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脂肪栓塞、脂肪细胞肥大导致骨内压升高、血液高凝态、血管炎、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2)如最常见的激素类药物可的松、强的松、甲强龙等是最常见的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药物。

 

3、长期大量饮酒 :

 

(1)酒精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具体机制也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酒精可以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通过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造成股骨头坏死。

(2)一些研究将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定义为每周摄入纯乙醇大于400ml或同等摄入量至少6个月。

 

(3)然而,就是更少的乙醇摄入量也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4)因此,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乙醇摄入量的阈值尚未明确。

 

4、合并某些疾病:

 

(1)合并某些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减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

 

5、诱发因素:

 

(1)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会增加股骨头坏死的患病风险。

 
(2)性别: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见于中年男性,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女性。

(3)年龄:30~50岁为高发人群。吸烟研究表明吸烟可以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这可能与吸烟引起血管收缩、微血管血栓形成等降低髋关节局部的血供量相关。

(4)肥胖:高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增加。

 
(5)气压剧烈变化:深海潜水员和矿工等高气压作业者也存在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因为气压的剧烈变化,氮气会在富含脂肪组织的骨髓中大量堆积而引起骨坏死。
向本文作者提问
彭吉云·主治医师
彭吉云主治医师自营医生可处方
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风湿免疫科
好评100%|接诊量4333|响应时长7分钟
擅长:擅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骨与关节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风湿性疾病诊疗。
¥10
问医生
#股骨头坏死#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股骨头缺血导致的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坍塌常引起髋关节疼痛、跛行尽早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有良好预后简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股骨头静脉瘀滞、动脉血供受损或中断使骨细胞及骨髓成分部分死亡,引起骨组织坏死及随后发生的修复等原因,共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创伤性因素和非创伤性因素两大类。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该结合病因、分期、年龄、身体状况、髋关节受损情况、活动水平等进行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手术治疗为主,及早诊断治疗,可治愈。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疼痛感,可放射至同侧臀部或膝关节,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偶有急性发作。诊断依据: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核磁共振(MRI)影像检查即可诊断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有哪些类型?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非创伤性骨坏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累积已达812万,患病人群以男性多见,男性患病率为1.02%,女性患病率为0.51%[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可以治愈。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但如果患者未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控制佳时,可出现髋关节疼痛严重、活动障碍、跛行等症状。是否遗传?是。大多数专家认为股骨头坏死具有遗传易感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彭吉云·主治医师林华主任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