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减重的获益
良好的血糖控制,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微/大血管并发症的获益。
UKPDS35: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4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评估降糖治疗对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可使下列并发症风险下降:卒中下降12%,心肌梗死下降14%,糖尿病相关死亡下降21%,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7%,截肢下降43%。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每减少5-10%显著减少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145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访一年, 观察减重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体重不变的患者相比, 减少体重5-10%的 患者下列指标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5mmHg,甘油三酯下降4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5mg/dl。
向本文作者提问

齐琪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内分泌科
好评100%|接诊量1679|响应时长13分钟
擅长: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代谢综合征、痛风、甲状腺疾病等各种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20起
问医生
#病因#诊断#内分泌科#糖尿病 NOS#糖尿病#糖尿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嗳气等可治愈,通过一般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表现为在胃机械性梗阻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现象。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维持的高血糖引起胃动力障碍,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力降低、胃蠕动力减弱,胃窦张力及排空延迟,幽门收缩的时间延长,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通过一般治疗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避免波动幅度过大,加强胃排空、减轻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若未及时或未接受正规治疗,本病仅可引起机体血糖控制良,还可诱发机体营养良及内环境紊乱,严重可导致全身衰竭,加剧病情恶化[1][2]。症状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1]。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核素显像技术、胶囊内镜、核磁共振成像综合做出诊断。糖尿病性胃轻瘫有哪些类型?1、根据患糖尿病类型,本病可分型为:(1)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2)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糖尿病胃轻瘫约占胃轻瘫的三分之一,有将近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2]。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通常采取一般治疗(包含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规律作息)配合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自身身体情况、病症的发展趋势执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否遗传?是,因为原发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