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常用知识

           1.新生儿出生第一天立即接种卡介苗,这个疫苗是用来预防肺结核的,乙肝疫苗也是第一天接种。早产儿和或体重严重偏低的需要暂缓接种;                                         2.出生后满月接种第二剂乙肝疫苗;                                                                             3.第二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针;4.第三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和白百破疫苗;5.第四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和白百破第二针;6.第五个月接种第三针白百破广疫苗;

7.六个月可以接种流脑疫苗;8.八个月的小朋友可以接种麻风疫苗或乙脑疫苗;         这些基本的疫苗,都是免费的,1岁以内的小朋友要及时到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接种和儿童体检。

向本文作者提问
何政·住院医师
何政住院医师可处方
北湖区骆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6558|响应时长80分钟
擅长:全科医学,尤其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消化、心血管、呼吸科),运用中医黄帝内针治疗各种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小针刀,微针刀,解除患者病痛。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普及,各种鼻炎,失眠等疑难杂证。营养学相关知识,营养与健康
¥9
问医生
#婴儿#卡介苗#乙肝疫苗#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乙型肝炎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一种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急性损伤生活中非常常见,主要依靠体液、血液传播通过疾病预防和药物治疗,预后较好简介急性乙肝,即急性乙型肝炎,是由于近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HBV),造成肝脏急性损伤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等症状,半数患者可症状,故部分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感染了肝炎病毒。本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如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和母婴等方式传播,急、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预防当可造成疾病的传播,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护肝药、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等,以恢复肝功能[1]。治疗及时,预防得当,预后较好。若未及时规范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症状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依据本病主要是通过病史(是否有乙肝患者接触史)、症状(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体征(肝肿大,压痛,脾肿大等)及血液生化检查,显示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进行诊断[1]。急性乙肝有哪些类型?根据有发生黄疸分为2类[1]: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等)、体液传播(如唾液、汗液、精液等)、母婴传播(如胎盘、分娩、哺乳等)[1]。怎么预防?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做好血源监测,避免血液传播。推广一次性治疗用品(比如注射器、注射针头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刀片)要严格消毒灭菌。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以阻断母婴传播。减少安全的性行为,尽量固定一个性伴侣,且做好性生活中的保护工作(比如佩戴安全套),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生活用具应专用,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1~59岁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护肝药、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等,以恢复肝功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何政·住院医师王超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