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气寒冷又干燥,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处于缺水状态。少量缺水会影响食欲、引发便秘,如果缺水严重则损害肾脏、加速衰老,更有甚者会诱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有致命风险。所以冬天一定要注意科学补水,“赶跑”以脑梗,拥抱健康!
1. 知风险:冬天预警!身体正在变“干”
别看冬天出汗少,但身体却更容易缺水。冬天天气严寒,身体在增加制热的同时会产生更多的水。但这些水降低了细胞所处内环境的渗透压,造成一种不缺水的“假象”,阻止我们摄入水分,而这些代谢产生的水却不能被人体所用,会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最终,我们血液中的水含量反降低,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2. 巧辨别:尿液颜色加深?小心缺水
我们有时缺水而不自知。为了能趁早发现、及时补水,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尿液颜色,巧辨缺水。
尿液中含有一种黄色的尿色素,正常情况下呈透明的浅黄色;缺水时尿液被浓缩,颜色会加深,如果深至深黄色,就表明身体已经高度缺水了。
3. 识危害:缺水事小,脑梗事大
血液中有83%都是水,缺水会让血液变得粘稠,从而增加脑梗的发病率。
机制一、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是血栓中的“粘合剂”,能黏附胶原纤维形成血栓。水像是“润滑剂”一样,能抑制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在缺水情况下,血小板更容易发生聚集,会最终将胶原纤维、白细胞和红细胞黏附在一起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堵塞在脑血管,就会引发脑部缺血,也就是脑梗!
机制二、动脉粥样硬化
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其实就是一种动脉内膜里出现粥糜样含脂颗粒的病变情况。这里的脂质特指胆固醇。
血液黏度增加会激活内皮细胞,使其加速从血液中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蛋白内的胆固醇就会堆积形成一种硬质斑块,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又会损伤内皮,从而激活止血过程,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和脑梗的发生。
4. 学方法:珍爱生命,科学补水
补水可不是喝水,还讲究科学性,有“两要”“两不要”。
一要:不渴时也要喝水
口渴反应不是神经调节,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所以别管是否口渴,都要喝水;一天中要少喝多饮,以每天2-2.5升水为宜。
二要:早晨起来要喝水
我们的肾脏经过一夜的“加班”,生成了大量的尿液,此时身体实际上处于缺水状态。晨起喝上一杯水,不但能补水防脑梗,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一不要:饭后不要喝水
饭后立即喝水会冲淡消化液,影响胃肠功能。所以尽量做到饭后一小时后再喝水。
二不要:生水不要喝
生水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可能会突破我们的免疫防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健康!
水是生命源泉,长期缺水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关注缺水、科学补水、跟脑梗说“No”!

视频 颈部血管长斑块了该怎么办?

齐学锋
副主任医师
郏县人民医院
视频 40岁以后,如何躲开心梗脑梗?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文章 阳康后喉咙总有痰,怎么办?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喉咙总感觉有痰,怎么办?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止咳宝适合多大年龄?


健康驿站
文章 宝宝支气管炎,吃药后咳嗽反复,怎么办?


康复之路
文章 慢性咽炎的中药方子作用是什么?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8个半月宝宝积食,能用苹果、桔梗、山楂、陈皮煮水喝吗?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中药治疗鼻炎:医生在线问诊和处方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孕妇嗓子疼,能吃什么药?


智慧医疗先锋者
患者咨询降温退热产品,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寻求医生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9
患者有糖尿病和脑梗等基础疾病,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包括持续发热、氧饱和度下降和呼吸困难。医生开具了含有新冠口服药的处方,并提供了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8

颜学良
主治医师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84岁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存在高血压、脑梗等基础病,现咳嗽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医生开具新冠口服药处方并提醒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11

张领
主治医师
深圳慈海医院

张志川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焦彦岭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