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录像仪”

随着糖尿病宣教的普及和自我血统监测成本的降低,很多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到在家中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然而,这种监测方法得到的是某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无法精细地反映全天血糖的波动变化。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因此,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上常称之为动态血糖监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对于动态血糖监测,大家需要了解以下几件事。

 
监测原理
毛细血管与器官组织细胞之间通过组织间液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间液内葡萄糖水平和波动情况能够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和波动情况。动态血糖监测正是通过埋在皮下组织中的探头来持续检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其中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需要取下设备后再导出数据,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可将结果直接呈现在显示屏上。应该说,动态血糖监测是“录像”,而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拍照”,不过由于动态血糖监测实际测量的是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在反映血糖变化上存在一定的延时,而且每天至少需要进行1~4次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来进行校准。
 
适用人群
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常用于以下情况:(1)1型糖尿病患者;(2)需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使用自我血糖监测指导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尤其是空腹高血糖),或是血糖波动大以及因恐惧低血糖而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4)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5)帮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饮食、运动、饮酒、应激、睡眠、降糖药物等导致的血糖变化,从而能够积极治疗;(6)合并胃轻瘫、特殊类型糖尿病、伴血糖变化的其他内分泌疾病等特殊情况。其中前三类为首选推荐人群。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有能力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器的1型糖尿病患者;(2)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须知
· 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设备期间,须远离强磁场,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MRI)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干扰;手机使用不影响仪器的工作。
· 部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忌盆浴或把仪器浸泡于水中,需提前咨询医生或查阅说明书。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器应至少佩戴12小时以上,因为在最初的12小时里,有时其准确性欠佳。
 
正常参考值
动态血糖监测各项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年版)》给出了中国成年人群正常参考值范围:平均葡萄糖水平小于6.6毫摩尔/升,≥7.8毫摩尔/升的比例及时间分别小于17%和4小时,≤3.9毫摩尔/升的比例及时间分别小于12%和3小时,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小于3.9毫摩尔/升。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婧·主治医师
曾婧主治医师自营医生可处方
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7537|响应时长108分钟
擅长:擅长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失眠、甲状腺疾患、肥胖、月经不调、高尿酸血症(含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多汗症等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长减重、备孕等营养运动指导,亦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后遗症等老年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体质调理。
¥19
问医生
#病因#诊断#中医科#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
阅读数 1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嗳气等可治愈,通过一般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表现为在胃机械性梗阻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现象。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维持的高血糖引起胃动力障碍,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力降低、胃蠕动力减弱,胃窦张力及排空延迟,幽门收缩的时间延长,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通过一般治疗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避免波动幅度过大,加强胃排空、减轻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若未及时或未接受正规治疗,本病仅可引起机体血糖控制良,还可诱发机体营养良及内环境紊乱,严重可导致全身衰竭,加剧病情恶化[1][2]。症状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1]。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核素显像技术、胶囊内镜、核磁共振成像综合做出诊断。糖尿病性胃轻瘫有哪些类型?1、根据患糖尿病类型,本病可分型为:(1)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2)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糖尿病胃轻瘫约占胃轻瘫的三分之一,有将近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同程度的胃排空减慢[2]。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通常采取一般治疗(包含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规律作息)配合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自身身体情况、病症的发展趋势执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否遗传?是,因为原发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曾婧·主治医师杨希山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