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儿科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如何正确选择雾化器?如何调节氧流量?如何控制药液量?以下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雾化器的选择
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疾病时,通常选用空气压缩泵或氧气驱动雾化。这两种雾化器能产生直径在 2~6um 之间的雾化微粒,能够有效到达下呼吸道,达到治疗效果。而传统的超声雾化器由于颗粒过大,只能沉积在口咽部,对下呼吸道无效。
二、氧流量调节
氧气驱动雾化时,氧流量建议调节至 6~8 L/min。足够的氧流量是保证雾化微粒大小和压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为患儿提供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三、雾化颗粒大小辨别方法
气溶胶颗粒能够进入下呼吸道,而水雾只能沉积在口咽部或上呼吸道。辨别雾化颗粒大小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拿一张纸对着气雾,能使纸张变湿的是水雾,不能使纸张变湿的是气溶胶颗粒。
四、药液量控制
雾化吸入的药液量建议控制在 4~6ml,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小儿能配合完成雾化的时间在 10~15 分钟,这也取决于药液量。
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时,最好采取轻松直立的坐姿,平静呼吸。出现频繁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停止。雾化吸入前半小时尽量不要进食,避免气雾刺激气道引起呕吐。雾化结束后,应及时漱口,清洁雾化罐。
六、小婴儿雾化吸入后漱口方法
小婴儿不会漱口,雾化吸入后可以喂少许白开水。注意避免擦拭口腔粘膜,以免引起粘膜破损、出血及感染。
七、雾化吸入适应症
目前推荐做雾化吸入的疾病有 18 种,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支原体肺炎、急性会厌炎和喉炎、急性咽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