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受到夸赞还不开心的人,是很难幸福的

受到夸赞还不开心的人,是很难幸福的

电影《神奇女侠 1984》去看了吗?

我已经去电影院欣赏完了。故事本身比较规整,符合爆米花和幻想鸡血的预期。

难得一见的好莱坞超英大女主,盖尔加朵一身讨人喜欢的英气,让人觉得她就是神奇女侠本侠。

正如外媒早先的点映 review,反派的刻画也是亮点——两个邪恶但矛盾、令人心碎的恶棍,芭芭拉和洛德。他们拥有人性,而不是扁平的、不由分说的恶。

他们之所以成为恶棍,不过是觉得“一个普通的、籍籍无名的自己”难以忍受。

梗概

故事背景发生在 80 年代。研究员芭芭拉得到了一块“许愿石”,但它是有毒的,实现愿望的同时会剥夺你最珍贵的东西。

芭芭拉是个无名之辈,她非常羡慕戴安娜强大、性感、受人欢迎。于是向石头许愿成为了“顶级掠食者”,放弃了自己宝贵的人性和同情心。

而洛德许愿让自己变成了“许愿石”,用无穷的欲望把世界搅乱。

因为他觉得,“变强大、变成功”才是个体唯一的价值尺度。只有富可敌国,才能成为一个好爸爸,让儿子觉得骄傲。

这两名反派,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刷屏的刘瑜演讲,“请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她在里面说: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说起来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大致意思是,不要抵制普通,而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与一个心理学的底层概念有关:“无条件的自我接纳(Unconditional Self-Acceptance)”。

你可能会误解这个概念,认为自我接纳= 软弱/安于现状/不知进取。

学术上,“自我接纳”的准确意思是:

个人完全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不管 ta 是否明智、正确地行事,无论别人是否赞同、尊重或爱 ta(Ellis,1976)。

它是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的,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有能力之人”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

芭芭拉和洛德,都像极了今天“成功学的受害者”。他们拥有单一的成功标准、不能忍受普通、不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