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外科手术指征

主治医师康庆鑫·首席健康管家
主治医师康庆鑫
首席健康管家

垂体瘤外科手术指征,垂体瘤按照类别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是泌乳性垂体瘤,泌乳素水平小于500ng/ml,药物治疗可以矫正泌乳素水平;如果泌乳素持续大于500ng/ml,如果口服药物效果不好,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考虑进行手术。2、原发性库欣病,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3、肢端肥大,建议将外科手术作为多数病人的首选治疗。4、泌乳素瘤如果无急性发展,溴隐亭的治疗后瘤体可显著缩小;非泌乳性肿瘤由于体积大导致占位效应所引起的症状,将视交叉向上抬高的非泌乳素大腺瘤,即使没有内分泌异常或者视野缺损,但视觉结构功能可能受到损害。5、急性和迅速的视力和其他神经功能恶化,需要考虑进行手术。6、对于疑问的病例,手术获得组织可用于病理诊断。

#诊断#肿瘤科#手术治疗#内分泌科#垂体瘤#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 NOS#垂体瘤
阅读数 6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骨骺融合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综合征可导致肢端肥大、面容粗犷、垂体功能障碍等一般通过手术治疗,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简介肢端肥大症是指发生在青春期后、骨骺已融合者,主要因为垂体瘤导致的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慢性疾病。肢端肥大症患者可出现骨骼、关节和皮肤软组织的增生、粗大、变形,表现为肢端肥大、面容粗犷丑陋(如前额、下巴、鼻子的增大),部分患者伴有垂体腺瘤局部压迫症状如头痛、恶心及全身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相应症状。肢端肥大症病程进展缓慢,手术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可结合药物治疗、放疗等。肢端肥大症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症状表现:肢端肥大症患者常因骨骼、关节和皮肤软组织的增生、粗大、变形而表现为肢端肥大、面容粗犷丑陋(如前额、下巴、鼻子的增大)。诊断依据:生长激素抑制试验为临床确诊肢端肥大症的“金标准”。目前的诊断标准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生长激素能被抑制至<1ug/L(微克/升)。肢端肥大症有哪些类型?1.根据生长激素的来源,肢端肥大症可分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依赖型非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依赖型2.根据生长激素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致密颗粒型腺瘤疏松颗粒型腺瘤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细胞混合腺瘤多激素分泌腺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为罕见病。我国尚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外数据显示肢端肥大症的患病率约为(0.3~0.8)/万,年发病率约为0.03/万。肢端肥大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年龄在30~50岁,明显性别差异[1]。是否可以治愈?肢端肥大症早期可治愈。肢端肥大症如能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维持内分泌功能平衡,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有复发的可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主治医师康庆鑫·首席健康管家田宏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