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Ⅰ鉴别诊断
1.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需与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除腺鉴别,这主要靠症状、体征和X线钡餐检查多方面考虑。
3.Ladd带压迫与肥厚性幽门狭窄鉴别,后者出生后2-3周出现呕吐,呕吐物为不含胆汁的奶块,右上腹可触及幽门部橄榄状肿块。
4.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时需与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鉴别。
Ⅱ治疗
绝大多数均需手术治疗,出现腹胀、便血和腹膜刺激征时,提示有肠扭转绞窄,需急诊手术。手术成败关键在干术者对病理畸形的充分认识。常用手术方式为Ladd术,基本要点为扭转肠管复位,松解十二指肠前腹膜索带和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使十二指肠沿右侧腹直下.同时空肠第一段推移到育柱右侧与十二指肠线状连续,小肠置于右侧腹腔,盲肠推至左上腹,情况许可时应切除阑尾,避免今后发生误诊。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目国主治医师
阳谷县人民医院关节科
好评100%|接诊量5588|响应时长798分钟
擅长:擅长骨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29起
问医生
#预防#病因#消化内科#肠旋转不良#腹胀#肠旋转不良
阅读数 5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反复发作的腹胀和(或)腹部膨胀表现为腹部胀满感、压迫感、和(或)腹围增大等治愈较困难,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简介功能性腹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国内研究显示:功能性腹胀患病率约22.25%,且女性多见,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功能性腹胀是指反复发作的腹部胀满感、压迫感或者气体堵胀感,和(或)可观测到的腹围增大(腹部膨胀)。典型的症状是腹胀和(或)腹部膨胀,白天逐渐加重,晚上减轻,较少发生腹泻,偶有腹痛。本病目前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纠正内脏感觉过敏、改善情志、调节肠道菌群等方法进行治疗,西医目前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比较有优势。本病治愈较困难,常反复发作。如及时治疗,腹胀可逐渐加重,导致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肺疾患。症状表现:功能性腹胀主要表现为腹胀和(或)腹部膨胀,白天逐渐加重,晚上减轻。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反复出现腹胀和(或)腹部膨胀,平均至少每周1日;腹胀和(或)腹部膨胀较其他症状突出的特点,结合血常规、血生化、便常规、便潜血实验、结肠镜、胃镜、影像学等检查,可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或餐后适综合征等,综合判断后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是消化科常见病。国内研究显示:功能性腹胀患病率约22.25%,且女性多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治愈较困难,常反复发作。西医目前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比较有优势。如及时治疗,腹胀可逐渐加重,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肺疾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