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测量的血压经常会不一样?
经常在门诊碰到病人询问,我在家用自己的血压计测量血压,发现每次测量的血压结果都不一样,于是怀疑自己的血压计是不是坏了,不准了、误差太大,或者认为自己血压没控制好,不平稳、波动太大。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人的血压不是恒定不变的,是处于波动的,无论有没有患高血压,我们的血压水平都是一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健康人的血压,每天可以上下波动30-40 mmHg。这样的血压波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血压很容易受到身体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影响。连续监测血压你会发现,哪怕轻微的情绪变化都会显著影响血压水平;测血压时靠在椅子背上和笔挺的坐着所测出的数值也不一样;安静坐着和边测血压边说话所得数值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反复强调测血压时一定要采取规范化的血压测量方法,也就是每次测量血压前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茶与咖啡,测血压前排空膀胱,测血压时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且不许说话等等。条件允许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向本文作者提问

柯峰主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中医心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3246|响应时长18分钟
擅长:冠心病(心悸、胸闷、心血不足、胸痛、心痛、心阳虚、心阴虚、胸痹、心衰、胸痹心痛、宽胸利膈、不稳定型心绞痛、宽胸、补益心气)、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妊娠性高血压、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肾病、二尖瓣狭窄、平肝熄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慢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猝死、猝死、怔忡、克山病)、阳痿早泄、肾虚、疲劳、亚健康状态调理、出汗异常、咳嗽等慢性疾病。
¥20起
问医生
#概述#心血管内科#血压检查#高血压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