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预防

可以降低心衰风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面来预防心衰。

戒烟

研究表明,吸烟与心室壁变厚以及射血分数下降存在关联,进而会导致心脏病或心衰。这种影响与烟龄及吸烟量的累积相关。烟龄、吸烟量累积程度越高,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就越大,发生心脏损伤的风险越大。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损伤是可逆的,戒烟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到不吸烟者的水平。

避免酗酒

酗酒也是心脏扩大的一个因素。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容易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如果是酗酒引起的心脏扩大、心衰,治疗的首要措施就是戒酒。在心功能稳定的时候,并非必须戒酒,但是不建议多喝。

但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少量饮酒或许有可能降低心衰风险,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饮酒1份(约含 14 克酒精,或一杯 125 毫升的葡萄酒),可降低心衰风险,这种作用在男性中会更显著,可能是因为男女酒精代谢有差异。

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身体能减少心衰风险。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轻量运动也能降低心衰风险:每周 150 分钟适度运动、或每周 75 分钟高强度运动的参与者,心衰风险降低 33%;适度运动不到 149 分钟、或高强度运动不到 74 分钟,心衰风险降低 20%;每周增加 4 次 30 分钟的步行运动,可减少 12% 的风险。

健康饮食

饮食方面,若想预防心衰,需要限制盐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身体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同时,饮食需要多样化,多食用碱性食物,如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少食用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类、糖、禽、鱼虾等,从而促使身体保持酸碱平衡。

另外,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避免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也可做到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预防感染

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衰的最常见诱因。肺部感染后,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状,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感染后产生的毒素也会直接损伤心肌,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衰的症状。

因此,季节交替或天气变化时,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注意保暖并佩戴口罩,减少与流感和感冒病毒的接触,要讲究卫生,勤洗手,避免感冒或流感的发生,以防引发感染。

治疗原发病

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放支架、做搭桥)治疗,瓣膜病患者及时更换修复瓣膜,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修复结构缺陷;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合理范围内;积极治疗如甲亢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容易继发心衰的系统性疾病,均可做到对心衰的有效预防。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丹东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303|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有较深的造诣。
¥80
问医生
#运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感冒#冠心病#心脏病#心衰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胸闷、胸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主要需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冠心病法治愈,仍需长期药物治疗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发生的疾病。当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斑块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斑块会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碍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最典型的症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积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确诊。心电图可大致提示冠心病发作的迹象;超声心动图明确心室运动情况;冠脉造影用以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部位。疾病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易消失,如果控制好,有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是否遗传?有。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影响。是否医保范围?是
吕常智·副主任医师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